第49章 大明皇家理工学院(1/1)
经过几个月的修建,大明皇家理工学院终于初步建成,位于之前的安防卫大营附近,之所以这么快,崇祯是将遵化的水泥生产开足了马力,不需要大量的木头进行雕梁画栋,京城又有大量的人口可供招聘。
崇祯要求优先建设大量的宿舍,按照四人一间的标准,食堂建了四个,教室更多分布在教室区。
但是为了追求速度,书院的整体布局并不美观,崇祯的要求也是只求速度不求美观,先把学校运转起来,以后再慢慢的建。
校内包括宿舍、食堂、教室和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室在一个单独的区域并用高墙围起来,有单独的大门。
学校内还有几万亩地,可以说皇家理工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书院了。绕着学校走一圈估计怎么着也得一个时辰,不过学校到处都是土路,校园内除了房子就是房子,下了雨就满书院的泥泞。
当然了崇祯打的算盘是让这些学生以后自己规划校园,包括景观设计、建筑的设计改造等等,他们来了之后自己动手建,以后崇祯给他们提供水泥
也就是在五月底,各个勋贵子弟和宗亲子弟都陆续到齐,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亲王的信件,都是一些拍马屁的信,读起来最多也就是学学怎么拍彩虹屁,表示用不到。
崇祯来到学院,看着跪在地上乱七八糟的人,有勋贵子弟、有宗亲子弟,还有数目庞大的太监侍女,崇祯感觉气不打一处来,这上学还需要太监侍女伺候?
崇祯指着一个小子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出身?”
“回陛下,晋裕王之子朱审烜。”
崇祯看着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后跪着三个太监两个侍女,问道:“你的随侍是你自己要求带的还是你父王安排的?”
“回陛下,是母妃安排的,母妃担心臣在京城没人照顾。”
崇祯抬起头看着乌泱泱跪着不知道得有几万人的广场,说道:“朕不管你们在家如何养尊处优,来到京城是要过来读书的,不是过来享受的,以后你们就在书院里吃住,每个月仅有两天假期可出书院。每个人的生活要自理,将这些侍女太监都打发回去吧。”
崇祯说完那些太监侍女没有动,看着自己的主子。众人也都是面面相觑,没有这些人照顾他们怎么活。
“在书院有专门的书院服装,你们将你们这一身华丽的衣服都收起来,朕在这里等你们,去带着你们的侍从回宿舍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跟随侍从学会穿衣和洗衣,接下来书院内就不再允许侍从出现。”
崇祯说完众人迟迟不动,锦衣卫还在向后传崇祯的话。众人开始乱哄哄的打听自己的宿舍在哪里。
对于那些亲王与勋贵的直系子弟来说,来到京城就没有进过书院一次,更不要谈什么宿舍了,一开始就租了府邸。
而那些旁系末枝不受待见的子弟则早早的就住进了宿舍,此时这些在家不受待见的旁系末枝此刻反而成了香饽饽。
经过一阵乱哄哄无头苍蝇的乱跑之后,广场终于清净了,崇祯坐在椅子上思考着来书院之前的事情。
崇祯找了许多致仕的大臣以及有名望的大儒,想让他们来书院教书,无一例外的全都拒绝过来教书,这让崇祯很生气,但是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其实也有人想答应崇祯过来教书的,可是后来不知为何都因为 这那的原因都拒绝了。
也就在崇祯在广场发呆的时候,致仕后没有离京的前礼部侍郎李文家中来了几位同样致仕的老大臣,李文说道:“陛下也派人找你们去书院教书了?”
“是的,我等拒绝了,只是担心惹得陛下不满,所以来找老大人商量一下。”
“众位大人不必忧虑,这是群臣的共识,不只是满朝的文臣不会去书院教书,我等致士之人包括民间大儒也不会去。”
“大人这是不止跟我们说了不要去书院教书?”
“自然,陛下自登基以来,行事愈发的不合规矩,许多事都绕过满朝大臣,这是其一。其二是陛下多次说自己为信王时就喜欢杂学倾向于杂学。其三刚登基数月借晚宴戏曲讽刺文人,简直有辱斯文成何体统。如今成立书院虽然也设了四书五经,但也设了诸子百家与杂学课,这简直是不知所谓,与道统不合。”
“是的,我等学四书五经以治国,陛下却多亲近杂学,我等自是要维护道统。”
“老大人这话说的是?可是山东的那家有什么说法?”
“山东的那家自始至终都瞧不起朱家,一个出身寒微之家侥幸夺取天下而已,当今陛下还处处亲近杂学,自然早就引起文士大儒的不满,只是陛下自己不知道罢了,山东那家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陛下可是掌控着白杆军和安防卫的,我等真的要对着干吗?”
“我们又不造反,怕什么,我等只是不愿意去教书。我们不去教书,看看这些亲王勋贵子弟能学到什么?还有一点就是陛下虽未说五年后这些人会不会参加科举,然而我等也要坚决扼杀这些人参加科举的苗头,宗室子弟不得出封地也不得参加科举。”
“那陛下这下可要犯难了,没有人教书,这些人在书院也没有任何意义。”
“科举,非有名师而不可也,这就是我等的手段,学问是不会被轻传的。”
广场上思考良久的崇祯想明白这是被刻意针对了。自己请的人都是要去教授四书五经的,杂学之流的教学崇祯还没有想好,如今尚未开始就被抵制了,只能有一个原因被文臣大儒群体给针对了,对自己这一年多的行为极为不满。
崇祯也想明白了先前的疑惑为何徐光启会拒绝做祭酒,甚至有想要辞官的意思。
“太祖高皇帝被群臣因不满不设宰相而针对的时候,也只能一个人批阅所有的奏章来应对,我有什么手段应对这个情况呢?”崇祯皱眉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