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封将少一人(1/1)
李怀真深以为意,做皇帝的还不都是这个尿性。
只是这样的话,大春应该很快就要崛起了,女帝不可能放过这样的人。
老王不说,大春的能力太适合军伍了。
果然,这种想法刚刚闪过,金光臧的身影就出现在几人眼前,他手中捧着两张诰书。
金光臧神色严肃,亲自前来宣读任命。
女皇封铁大春为正五品怀化郎将,封王召军为从五品归德将军。
众人无不骇然。
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直接一个正五品,一个直接从五品。
两人听宣留职,战院毕业后可直接上任。
大唐的军功可是很难捞取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府兵,若能到七品校尉,基本就算到顶了。
而两人起步就是五品将军,要知道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不过才是三品。
一步登天,这是祖坟喷烟花的几率。
毫无意外没有李怀真的任命,他又被雪藏了,这就是陆家的力量。
铁王两人看向李怀真,要不要接下,他们还想看看他的意见。
这本是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刚才那场变故却让两人打了退堂鼓。
白鹿战院隶属于皇家没错,而那些学子拒绝受封,皇室也没有办法,还是要将人送进去,不可能固步自封,等待灭亡,将人才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接下圣旨就算绑在皇家战车上了。
自从来到这里,两人已经开始以李怀真为中心,共同进退是他们的默契。
李怀真毫不犹豫点头,他没理由拖两人后腿,他们只要从战院毕业,谁还能拿捏他们?不怕套上紧箍咒。
两人欣喜,学着古人跪地接旨。
一步封将,这就是天官之姿。
金光臧很是羡慕,这个世界变了,大唐变了。
他的手指在颤抖,“老夫十五岁就入兵,出生入死不知多少回,用四十年才爬到五品,后生可畏啊,天官可畏啊!”
铁大春有些患得患失,哪个男人没幻想过当将军?马踏沙场,保家卫国,这样才不负大好年华。
“金将军过谦了,老将军纵横沙场多年,岂是我等毛头小子可比,铁不过是运气而已。”
老王倒是没这么快进入角色,现在是女儿身,对军伍之事兴致缺缺。
金光臧看向李怀真,露出遗憾之色。
“哎!好少年,莫怪老夫不举贤,老夫的奏章被陆家给压下了,现在女皇陛下亲近陆家,陆孝莆已经有了拜相趋势,曹堂之上无不趋炎附势,老夫也无能为力。”
李怀真其实无所谓,“不怪老将军,是小子自己倔强。”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良禽择木而栖。可李怀真十分鄙视这种下作手段,对陆家厌恶至极。
就像这位金大将军,不是三位天官替补,至于让其亲自来宣读任命吗?都不过是热炉灶而已。
现在女帝掌权,开国老将死的死杀的杀,大唐军伍早失了武德和贞观年间的血性。
“年轻人有血性是好事,谁还没有年轻过,老夫当年亦是如此。可现在陆家已经崛起,陛下深感危机,对天官十分厚待,只要不谋反,说什么都行,李兄弟还是再考虑考虑为好。”
李怀真在心中冷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还少吗?
若是李二陛下当权,他或许还没有这般抵触,而武则天这个女人他太了解了。
等她掌握了足够力量,平了内乱和外患,恐怕就没这么客气了。
到时候一顶顶谋反的帽子都会扣在天官头上,只要还有一个活着,她都不可能睡得着觉。
当年她为了上位,别说外臣,连自己的骨肉都亲手扼杀,这些人又能算什么?
后世有人替武媚说好话,什么她儿子不争气才不得已为之,真是这样吗?
这些不过是愚昧的辩驳之词,李怀真喜欢唐朝,也熟悉唐朝的历史,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直到神龙政变,那个耳聋目盲的老妇人都不想放权。
让她自己让位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那些说辞的由来,不过是这位女皇陛下的故作姿态。
金光臧看他一直沉思,又出口劝说。
“天子之孝不在伦理纲常,在庙堂社稷。陛下虽用血性手段排除异己,但治理朝政还是合格的,修水利,善民生,延续了贞观盛世,亦算难得的好君王。身为百姓,谁做皇位都没关系,只要有田种有饭吃就行了。
李兄弟又何必计较小节呢?当今天下边关混乱,内又有妖物作乱,李兄弟不畏强权金某实在佩服,但看在百姓的份上,委屈一点又能如何?”
这些话李怀真还是认可的,不管武媚在朝堂之上怎样兴风作浪,没有祸害百姓是事实,大唐在她手上依旧是盛世也是事实,尽管其中有运气的成分。
这也是后世推崇她的重要原因。
可是现在横在他面前的是陆家,让自己卑躬屈膝于陆家,李怀真做不到。
“金将军今日是来做说客的吗?”
一位大将军费尽口舌和他说这些,说没有陆沉心的暗示,李怀真不信。
金光臧尴尬笑了笑,面前的年轻人远超他的认知。
要知道在大唐,寻常百姓见到这样的大官,能站直身体说话都算是条好汉,而此少年不卑不亢,更有点老谋深算的意味,一语点破了他的用意。
金光臧哈哈大笑,“小子,算你聪明。不说这些了。来人啊,备酒菜,女皇陛下新得两员猛将,怎不值得庆贺。”
金光臧的语气像在开玩笑,很是随和。
既然话已说明,再提也是无意,和聪明人说话点到行。
士兵捧来酒菜,将亭子围的满满当当,自然也少不了刘行柬和王怀义。
一行兵官围着石亭喝酒吃肉,没有凳子的就席地而坐。
席间众人对铁王二人恭贺连连,女子为帝已有先例,为大将军者,老王还是第一人。
酒到酣处,刘行柬抽出腰间宝剑,用筷子敲击剑身,高声唱起了歌。
“受律辞元首,
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
同赏太平人。”
正是大名鼎鼎的秦王破阵乐。
起初还只是他一人,紧接着士兵们都合唱了起来。
歌声嘹亮,悠扬不绝。
一幅幅沙场征战画面在李怀真脑海浮现,此时的他,彻底融合进了大唐子民的身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