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一个月能挣上万两(1/1)
面对周大夫的吐槽,周敬义只是嘿嘿的笑了一声,随后同周大夫道,“我就是着急着想知道我媳妇儿到底怀孕了没。”
周大夫也懒得说他了。
等着缓过来以后,周大夫让陶春花将手伸出来,自己好给她诊脉,看看到底怀孕了没有。
听到周大夫的吩咐,陶春花便伸出手,递给了周大夫。
周敬义在一旁紧张的等着结果,就想知道媳妇儿是不是真的怀上了。
周大夫号完了脉,随后道,“恭喜,确实是怀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怀孕早期注意调养,避免受累。”
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周敬义和陶春花两口子激动的抱在了一起。
“相公,你听到了吧?我怀孕了,终于怀上了!”
周敬义忙点头,“嗯,听到了,听到了,媳妇儿太好了,咱们又有孩子了。”
沈玉兰看着抱在一起的周敬义和陶春花,儿子儿媳妇恩爱,感情和睦他这个当婆婆的自然觉得高兴。
不过吧,就是有点儿虐她这个单身狗。
两个人激动过后,才反应过来抱在一起有点儿不妥,忙又分开了。
随后两人看向了沈玉兰,陶春花道,“娘,你听到吧,我怀孕了,这一次我一定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
听陶春花还执着于生儿子,沈玉兰忙道,“没事,老二媳妇儿,生孙子还是孙女娘都无所谓,只要是咱们老周家的孩子,娘都喜欢。”
虽然婆婆这么说,可是陶春花还是希望能生儿子的。
毕竟孙女婆婆已经有了,大胖孙子婆婆却是没有的。
她都想着能儿女双全,婆婆孙女孙子都我肯定会更高兴。
听到陶春花怀孕的消息,大房两口子也跟着高兴。
“二弟妹,恭喜你呀!”张晓梅真诚的道喜。
张晓梅也盼着自己的弟妹能给婆婆生个大胖孙子。
不然她生不出来,陶春花也生不出来,婆婆去哪里弄大胖孙子去?
给婆婆生大胖孙的事情,目前得靠着她和陶春花共同努力。
毕竟三弟,四弟年纪还小,两个人忙着考取功名呢,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的娶不上媳妇儿。
周大夫看诊完了之后,就准备离开了。
沈玉兰却喊住了周大夫。
虽然周大夫没有收医药费,可是今天肯定不能让人白跑一趟的。
沈玉兰便包了一只烧鸡出来,给了周大夫,冲他道,“周大夫,今天麻烦你过来一趟了。
你也没收诊金,这一只烧鸡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周大夫拿回家吃吧。”
周大夫一看沈玉兰递过来的烧鸡,黄油纸包着,这会儿还冒着香味儿。
周大夫的就是普通的条件,平时也很难吃上一回肉,现在闻到了这么香的烧鸡,自然也有点儿抵抗不住。
哎呦,这味道真的让人馋。
不过自己就过来帮忙看诊了一下,收了人家一只烧鸡会不会不太好?
所以周大夫嘴上便客气了几句,“不用了,敬仁娘,我就来看看,平时我看诊顶多收个几文钱的诊金,你这直接给了一只烧鸡实在是太贵重了。”
沈玉兰却道,“周大夫,你别和我客气。
我家老二媳妇儿怀孕了是一件喜事,你帮着看出来的,这只烧鸡送给你吃,就当是沾沾我家的喜气吧。”
周大夫也不再客气,收了沈玉兰的烧鸡,道谢过后就离开了。
虽然刚才被周敬义拉着跑得够呛,可是这会儿看在香喷喷的烧鸡的份上,周大夫就不去计较了。
这御厨宴的东西就是不一样,鸡都能比一般人做的香,做的好吃呢。
现在陶春花怀孕,沈玉兰叮嘱着她在家多歇歇,御厨宴那边的事情暂时就不用她去忙了。
不过陶春花却是个闲不住的,在家啥不都干反而无聊死。
“娘,这不碍事,我去了酒楼那边帮忙,干的是算账方面的轻巧活儿,又不是体力活儿,累不着我。
让我在家躺着,我肯定得憋坏了。
还不如去酒楼,做点事还能打发时间。”
陶春花怕沈玉兰不同意,又补了一句,“娘,我也没那么金贵,当初怀三丫的时候,我临产之前都还下地了呢。”
陶春花说的不错,乡下女人很多怀孕了挺着大肚子还得干活儿。
“行,你按照你的想法来,娘不会干涉你的决定。
不过前提是你不要勉强自己,如果觉得累的话,一定要休息好,不然累坏了身体。”
听到婆婆的叮嘱,陶春花重重的点头,“嗯,娘,我知道的,我肯定不会累着自己的。”
因为陶春花怀孕这件事,老周家都在高兴着。
李氏和周大山都亲自跑了一趟来看望陶春花,毕竟他们也想着早点儿抱上曾孙子呢。
他们这老一辈的,都重男轻女,谁都喜欢儿子。
老大家的一共四个孙女了,现在最好再多一个孙子。
日子就这样的过着。
很快,开完春,果树都种下去了。
张家这边干活儿还是很认真勤快的,每天帮着打理果树,一点儿都不敢懈怠。
毕竟沈玉兰每个月给他们家不少的工钱呢,还真的不好意思偷懒。
沈玉兰家的牙膏生意是越发的红火了起来。
现在每日想过来订购牙膏的商人很多,量也比较大。
加上这东西的利润空间大,沈玉兰算了下,光是靠着牙膏厂,这一个月下来,直接挣到了六千两银子。
家里牙膏厂的利润收入沈玉兰也没有瞒着,和家里人说了一下。
周家人听到牙膏厂一个月的利润竟然这么高,多少也有些震撼的。
本来以为酒楼一个月的七百两银子的利润就算很多了。
现在好了,这一个牙膏生意利润顶得上十个酒楼的利润了。
问题是牙膏生意第一个月的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都能够挣到这么高的利润了,如果往后生意更好一些,那挣到手的利润就更大。
等后面的生意发展稳定了,一个月挣上上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面对这么大的生意利润,贫民出身的周家人自然不敢想。
不过沈玉兰面对这样的利润却淡定的很,因为她早就预料到了牙膏生意能做的不错,整个大宋王朝这么大的市场,想不挣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