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迫降精骑(1/1)
偏将名叫吕帛并不是叛军的心腹,而是被南下叛军裹挟的内地驻军将领。
像他这样的将领还有另外两人,不过都死在昨晚的夜袭中了。
吕帛现在是叛军营地中最大的军官,除了逃跑的那个守将之外。
这样的身份背景,在老刘一番假借朝廷名头的忽悠,加上礼贤下士的安抚之后,吕帛马上就做了三姓家奴,而且很狗腿的表示,叛将主将逃出军营,应该还没跑远,建议立刻追击,否则被他喊来援军,就危险了。
老刘用人不疑,竟然让吕帛从军中带着三十个会骑马的骑兵,同关二爷一起出营搜索。
“他万一跑了怎么办?”
李然觉得老刘的做法太大胆。
老刘道:“他不会跑的。他以为我们是官军,以为皇帝从西边打过来了。他又不是叛军的心腹,叛军往东攻城掠地,却将他们摆在这里,明显就是不相信他们。对他来说,跟着谁都一样,心理多少会对皇帝有点忠心,我假借钦差名义告诉他,皇帝知道他们这些降将都是迫于无奈,只要肯弃暗投明,觉不追究。什么时候,反叛靠的都是一时军威。一旦没能在军威极盛之时一鼓作气成事,就很危险了。王莽、董卓就是例子。叛军没有抓住皇帝,就失败了一大半,等皇帝缓过起来,大多数人还是心向故主的。”
尽管老刘拿他所处的汉代历史举例,李然还是不太放心,觉得他就是纯忽悠。靠信息差,蒙蔽这些叛军,等他们反应过来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叛军主将。吕帛告诉我,叛军主将只有那一千精骑,其余八千余人全都是裹挟的内地弱军。只要抓住这个主将,我能迫降那一千精骑。降伏军中其余人马,手里就有了一万之众,大事可成。”
其实没有一万,老刘稍后带人收拢营中降兵,发现只有三千。其他人当然不是都被杀了,昨晚被杀的叛军也在三千人左右,大多数人逃跑了。暂时无力收拢逃走的叛军,老刘开始着手整顿营中降兵。
靠着手下五百刚刚打赢一场恶战,成功蜕变成精兵的山寨喽啰,老刘将营中幸存下来的一个个旧军官招入营房,细心谈话,安抚笼络,画大饼,拿皇帝忽悠他们。
这些人从昨天开始,就完全分不清形势,夜袭彻底将他们打蒙了,他们毫不质疑老刘说的,皇帝已经集结了西部边军,还从西域借来了三十万铁骑,老刘它们就是前锋。这时候弃暗投明,是唯一的生路。
笼络好这些旧军官,再由他们将营中的士兵控制起来,用了半日时间,渐渐稳住局势。
那边关二爷一人,跟吕帛带着三十个吕帛的亲兵,出营搜索。
方向明确,那就是沿河搜索。叛军守将身边只有一批亲兵,大部队都在南山下准备剿匪。
一路上遇到溃逃的散兵游勇,吕帛立刻出面,告诉他们,官兵已经打来了,皇帝快要平叛,自己已经弃暗投明,要求这些散兵,不管是不是他的旧部,都立刻回营。
通过溃兵,也发现了叛军守将的踪迹,对方果然沿河活动,不过没有像关二爷估计的那样,在找机会渡河。经验丰富的叛军守将竟然没有放弃这些溃兵,还在试图收拢他们,似乎有打回去的意思。
当发现叛军主将的时候,对方身边已经聚集起了三五百人,一个个丢盔弃甲,全无斗志。
关二爷心生一计,让吕帛出头,借口自己也逃了出来,听说老将军在收拢士卒,立马赶了过来。结果一入营,立刻暴起,直接搏杀了老将军。
老将军实力不弱,还有十几个亲兵跟他一起动手,金卡级别的关二爷竟然费了一番功夫,才砍下对方头颅。要不是周围溃兵全无斗志,加上吕帛出面震慑,一伙人可能会被围攻。
击杀叛军守将之后,关二爷收拢这些溃兵,赶往几里外的渡口,听说那里驻扎着一支叛军精锐,人数只有百人左右。
没想到竟然中途遭遇,精锐就是精锐,没那么容易上当,哪怕吕帛费尽口舌,对方一定要见老将军。他们其实是收到了老将军的命令,赶去会合的。吕帛没有信物,假借立刻回营取信物,侥幸脱身。
双方一方人多,却是溃兵,另一方兵少,却是精锐,还都是骑兵。
这种情况下,关二爷自知不能强攻,于是立刻安营扎寨。并立刻向大哥求援,如果能调那五百山寨兵过来,他早就是杀过去了。
对峙没有持续多久,对方虽然精锐,可是摸不清情况,不敢贸然进攻,竟然退回渡口,这是打算守住渡口,让那一千精兵能渡河。
关二爷一旦那一千精兵返回,依然十分危险。此时大营中的叛军虽然投降,可时间太短,难以为我所用。一旦叛军进攻,他们很可能两不相帮。
老刘手握通心灵符,随时跟关二爷沟通,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形式很不好吗?”
李然担忧的问道。
老刘点点头:“昨夜我军已厮杀一夜,没个三五日修整,很难在打一场硬仗。这只渡口的守军此时很棘手,渡口上有叛军架设的浮桥,一旦那一千精骑回援,我们就只能退走了。”
很快老刘脸色转好,笑道:“到底是二弟。”
李然也有通心灵符的效果,知道两人心中沟通的是什么,关二爷想到了办法。收拢的溃兵打不了硬仗,但做点苦工还是可以的。他在上游找到一批小船,在其中堆满干柴,浇上油脂,随时可以点火顺流而下烧了浮桥。暂时还没有行动,他想等晚上动手,白天容易被对方提前识破。如果叛军今夜前还没回来,就有绝对把握烧掉浮桥。
为了以防万一,下午老刘就将四百山寨兵派出去交给关二爷调遣。出营的时候,大张旗鼓,扬言要去剿灭过河的叛军精骑。如果他们真的能成功灭了那股精骑,营中数以千计的叛军弱兵,马上就收服了。此时还只能靠那些不太可靠的墙头草军官维持,留下一百人,除震慑他们外,更多是保护老刘和李然的安全。
四百山寨兵到了关二爷手中,虽然无法直接去跟守渡口的叛军作战,但用来虚张声势足够,他们人人披甲,看着就很精锐。关二爷直接在渡口上的土坡扎营,叛军也不敢来攻。
他们还带来了军中的锣鼓,整日鸣锣击鼓,声势闹的很大。
傍晚时分,一千叛军出现在渡桥对面,但却因为这些动静,没敢马上渡河,怕被打个半渡而击,在没有摸清关二爷手中兵力的情况下,精锐的叛军非常谨慎。
终于到了天黑,关二爷带人悄悄去了上游,上百艘装着引火物的小船,用绳索一一串起来,在几个抓来的艄公的勉强操控下,保持在河水中央慢慢向下游飘去。等到了浮桥附近,点燃火船,让火船朝浮桥飘去,接着上百艘火船的光亮,此时才看见叛军正在渡河。
谨慎的叛军竟选择夜里渡河,结果双方的行动刚好碰到了一起。
关二爷不由大呼天助我也,因为再晚半个时辰,叛军就能完成渡河。结果叛军一部分人完成了渡河,一部分人被堵在了对岸,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葬身河水中。
渡河没有成功,士气被打击的极为低落。
老刘知道时机到了,不能拖延下去,一旦跟对方对峙久了,精锐永远比老弱更快恢复士气。
第二天他就派出使者劝降。一个旧叛军军官,手持老刘的书信,赶赴叛军渡口营地。
在河对岸,不远处升腾起阵阵烟尘,经验丰富的叛军精锐明白那是大股军队进军的情景,此时斗志低迷的他们,甚至都没想过去侦查一下,直接就慌了精神。
被大河分割开来的他们,在两面夹击的状态下,在使者巧舌如簧的许诺和保证之下,终于选择了投降。
等他们全都交出武器,骑着马返回大营之后,河对岸的追兵才出现,原来是张三爷手下那十几个骑兵,马后绑着树枝在地面上来回奔驰。
此时木已成舟,关二爷组织人恢复了浮桥,将对岸投降的三百精骑全部收编。
至此,老刘成功打败了一万叛军。经过拣选,还剩八千,其中有精骑八百,手里现在有了小一万的兵力,秘境进程被大大推进了一步。
接下来,老刘如法炮制,一方面是自己安抚旧叛军,推心置腹,抵足而眠。另一方面,关二爷负责拣选士兵,组织训练。
这次不用李然提供物资了,叛军大营中物资丰富。都城附近是一个大平原,叫做龙江上游平原,土地肥沃,是第二王朝起家的地方。他们攻破王城后,光是从王城仓库里得到的军粮,就足够一万大军吃几十年了。虽然之前运走了大半给东征的叛军,可军营里依旧剩余了足以支持一万大军消耗十几年的物资。
叛军将这一万人一直留在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他们继续负责运送这些物资,同时让他们继续在上游平原搜刮,给下游提供军需。
有这批物资兜底,足够三兄弟大展拳脚了。
张三爷则组织骑兵,投降的八百精骑归了他,带着过河进驻都城,这象征着都城被收复了。
同时老刘派遣使者前往西部边郡,以义兵的名义联络皇帝,告诉皇帝都城已经被他们收复,希望皇帝能尽快返回。
只要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和援军回京,游戏进程将进入后半段,官军反攻阶段。
而老刘,不,是龙小满会因此升官,或许就有了成为平叛大将军的资历,将来可以合法的拥有柳十娘,那样的话,或许第二进程就会完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