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镜泊湖(1/1)
从后山到镜泊湖,小二十来里地,而且一半是上山路,她才不愿意自己走呢。
夏芝芝径直走到小孩堆里,扎成一堆,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会,坐上小孩们带来的雪爬犁。
她把暖壶放在爬犁的缝隙间卡着,又把毛巾被盖在自己腿上,然后一挥手:“孩儿们——出发——冲啊!”
“冲啊!”
三个小孩拉着雪爬犁一骑绝尘。
程蓉惊讶的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夏芝芝远去的背影,然后不可置信的问韩悠然:“芝芝,芝芝她就,就这么跑啦?”
韩悠然对夏芝芝的各种骚操作见怪不怪,拍拍程蓉的手,安抚她:“不用担心芝芝,她会照顾好自己的。”
程蓉古怪的看了一眼韩悠然,她这个话怎么说的怪怪的,怎么看都是小孩们更值得担心一点……
三个小孩拉着夏芝芝一气跑出的三四里地,怕一松手她顺着道又滑了下去,贴心的给她拉到一颗树杈子前卡住,然后期待着看着她。
夏芝芝拧开暖水壶盖,倒了满满一盖子红糖水递给他们。
三个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喝完,把暖壶盖还给夏芝芝,拉着绳子的手不想松开,看起来还想送她一程。
旁边的孩子不乐意,上来推搡他们:“你们都喝过了,该轮到我们了!”
三小孩寡不敌众,只能恨恨的让出驾驶座。
夏芝芝坐在雪爬犁上,率先到达山顶,平均每两公里耗油一杯红糖水。
她从包里摸出来一把糖,给每个小孩分了两颗,告诉他们这个雪爬犁她今天征用了。
小孩们拿到了糖,就地薅了几根树杈子,绑了一个简陋犁,三个三个挤成一堆,从山顶刺溜往下滑。
山脚下面就是镜泊湖,这会儿已经全冻住了,白茫茫一片。
这个时候,就能深切的感受到祖国的山河秀丽。
夏芝芝掏出相机,拍了不少如意的照片。
她又对着上山的社员们拍了几张,还别说,程蓉一身花花绿绿的棉袄特别扎眼。
等大家爬到了山顶,夏芝芝把相机和暖壶给崔子衿,让他背着,然后招呼她们三个:“快来,快来,我们坐爬犁从这里滑下去!”
“我来了,我来了!”程蓉最积极,第一个冲上来,夏芝芝让她蹲在前头,韩悠然坐在后头抱着夏芝芝。
姜秀荣有点放不开,但是她们三个一直喊她,她鼓起勇气挤在了最后,大家抱成一团。
夏芝芝一看大家都坐好了,用jiojio划了两下地,受力点不太好,没滑动,马上转头招呼崔子衿和唐明礼:“没看到悠然姐和秀荣都坐好了吗,还不来推我们,一点眼色没有!”
唐明礼和崔子衿……
要不是韩悠然/姜秀荣坐在上头,真想把她从这里推下去栽死算咯。
两人无奈的上前,推着爬犁的后支杆把她们推到下坡处,然后稍稍一用力,雪爬犁呲溜一下就滑了下去。
程蓉:“啊————”
韩悠然:“啊啊———”
姜秀荣:“啊啊啊——”
夏芝芝:“芜湖——起飞咯——”
这个下坡足有六七公里,坡度又长又缓,底面也很平坦,不下雪的时候,拖拉机都能从这儿过。
滑道路况良好,刚下的雪又非常蓬松,雪爬犁越飙越快,比德芙还纵享丝滑。
程蓉坐在最前头,一“啊”灌一肚子冷风,咳了两声,又张嘴开始“啊”。
夏芝芝索伸出两只手,夹在她肩膀上,捂住她的嘴,把程蓉当方向盘使,偶尔有点偏方向的时候用脚脚蹬一蹬旁边,纠正纠正位置。
六七公里的山道滑了10来分钟,雪爬犁到了湖面上,因为惯性滑还在一直往前走,夏芝芝一会懒得往回走,捂住程蓉的嘴,人往后仰,再伸出两个脚脚,用脚后跟抵住地面进行急刹车。
一个雪爬梨被她玩出了弯道漂移的感觉。
车停下来,除了她,其他三个姑娘心脏怦怦跳。
程蓉在前头吹了冷风,脸有点紫,看起来呆呆的。
夏芝芝想着这姑娘别是吓傻了。
结果人家人快就缓过神来,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她:“芝芝,真好玩,我还想玩!”
“等回去的时候再玩吧。”夏芝芝回头看看那个坡,她也想玩呢,可这又没有缆车可坐,爬上去得老久了,这么一看,那想玩的心思也就淡了。
韩悠然捂着砰砰直跳的小心脏,看了一眼那因为急刹滑出来的轨迹,又看着若无其事的夏芝芝,心情复杂道:“芝芝啊,你的身体真是限制了你的实力。”
这孩子如果有个好身体,那得是秋名山车神吧。
夏芝芝拍拍自己的胸脯,叹了口气,幽幽道:“没有办法,天妒红颜。”
等她们三个缓了缓,程蓉拖着雪爬犁和小孩们玩去了。
程蓉兜里有糖的,但她觉得大家都是朋友,不太好意思用糖做交换让别人拉她。
就跟小孩们在湖面上你拉一下车,我拉一下车,轮着来。
湖面上立了个木柱子,挂了块指向标,是块木头刻了条鱼的样子,下面挂了一串吃完的空罐头,风一吹,叮叮当啷的响。
姜秀荣拉着夏芝芝跑到柱子下面,好奇的观望了一会,跟夏芝芝道:“芝芝一会儿给我在这里拍张照吧!”
夏芝芝点头,等小崔子把相机背下来,这些地方她都要拍下留作纪念!
社员们也陆续的滑了下来。
大家用带来的材料在风向标旁边搭了草棚子。
有几个老把式们分别带着几个社员们四处散开。
哪里有鱼全凭“鱼把头”经验,一旦确定好位置,就要开始凿孔下网
这会儿工具有限,凿冰开窟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张网大几十米,大几十公分近一米厚的冰要凿几十个冰窟窿眼,是费时费力的一件事。
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发生辛苦两天白干一趟的事。
老把头们四处散开。
其他社员给带来的牲口喂点口粮,村里就三头成年牲口,不够用,大队长上别的大队又借了几头骡子,几个牲口一天就得吃不少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