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空降的阁老(2)(1/1)
“出海宜早不宜迟。”
“海上天气飘忽不定,周福你跟着去,可以预测天气,明月可以保护你们,由你们三人一起出海,我和小七,则在皇城,可以看着点司徒立仁,另一方面,也可以时刻关注皇城的局势。”本来在若缺真人的想法里,他一个人留守皇城就行,小七也跟着去,有她的金手指在,海上出现点事情,能更好的应付。
但是只留下若缺真人在皇城,其他人也不放心,毕竟这里没有灵气,若缺真人纵然有翻天覆地的能力,也无法施展出来,其他人也不放心。
说了要出海,五人便分头在街上采购需要的物品,最后,希伯来三人,带着所有的金钱,匆匆离开了。
留下依旧没有头绪的江黛秋和若缺真人在皇城。
不知道下一步要如何展开,若缺真人跟随内心的直觉,隔三差五到金玉山脚下,摆摊算卦,若缺真人的名声,在金玉山脚下,也有了一点名气,毕竟,算的是真准。
江黛秋也没有闲着,每日不是说书馆,就是茶肆,总之,一定要去人多嘴杂的地方,四处打探关于司徒立仁的消息。
这一日
江黛秋展开白色的纸张,毛笔蘸着墨水,寥寥几笔,便熟练的在纸上,画出一小堆碎银,闭上眼睛,开始冥想,脑海中不断闪现出碎银的样子,到江黛秋再次睁开眼,纸上画的碎银,依然成为了实物摆放在书桌上。
江黛秋熟练的将碎银放到一个专门放银子的布袋里面,打开窗户,清晨带着湿气的阳光,照射到屋里,“又是美好的一天。”
整理了一番,去敲隔壁的房门。
“小七,进来吧!”
“若缺真人,你那里的进展怎么样了?”
说到此事,若缺真人全身一震,高深莫测,“我今早给自己算了一卦,十日之内,我身上必有一件好事发生。”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也找到了如何结识司徒立仁的法子了。”江黛秋兴奋的将计划说了出来。
若缺真人听完,眉头微皱,一副还能这样的表情,“这样可行吗?”
“怎么会不行?既然我们不能‘英雄救美’,为何不能做那个‘美’?”
“一定要老夫去?”
江黛秋肯定的点点头,“您也知道,这里对男女大防不算很严重,但不代表没有,我亲自去,没有您的效果好。”也就是周福不在,不然,周福也可以担任这个重要的任务。
“行吧?什么时候?”
“明天,我打探过消息了,明天司徒立仁访友回城,金玉山的西岔口,是他必过路上,路上我也已经踩点过。”
第二日,若缺真人躺在碎石铺就的官道,两眼放空,眸子被蓝色的天空填满,心想,也不知这个法子行不行?
不远处,江黛秋则躲在暗处,观察四周的情况,差不多两刻钟后,司徒家的马车缓缓从官道行驶,江黛秋连忙模拟出六不像的鸟叫声。
听到远处的声音若缺真人,连忙调整好姿势,一副中暑晕倒的样子便出来了。
“停停停!公子,前面有一个昏迷的道士。”打头的人看到前方躺着一个穿着道袍的人,连忙上前,报告司徒立仁要如何处理?
司徒立仁骨节分明的双手撑开车帘,旁边的随从见状,立刻摆放好矮凳,等候他下车。
司徒立仁隔着两米远,没有他吩咐,其他人也不敢上前查看昏倒在地的若缺真人,是个什么情况。
突然有一个小厮惊呼,“公子,是若缺真人!”
“若缺真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司徒立仁一直在家埋头苦读,对于外界的事情,毫不关心,这次会外出会友,也是听闻对方学识好,对于这几天在金玉山算卦,算出一点名声的若缺真人是真的不知道。
小厮连忙解释,“若缺真人是金玉山脚下算命的先生,听闻算过的人,都说他算的特别准。”
“原来如此。”司徒立仁点点头,既然不是坏人,“你们快上前看看若缺真人,还有,将其扶到车上。”
看到若缺真人被搀扶到马车上,江黛秋就隔着距离,尾随在马车后面,一路跟到了一家药馆,“这下,应该是稳了,有了这层关系,后面我们不管怎么对待任务对象,都事出有因,古代不是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救命’之恩,不送‘海洋’都说不过去了。”
另一边的三人组,在海上就没有这么平静,周福在预测未来三天内的事情,看到了商船被海盗袭击的画面,希伯来上前与船家沟通,以天气不好为理由,要求靠边停留几天,成功被船家在一个港口赶下船,当然,还有一些,信了希伯来说话的人,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主动要求下船。
被迫下船之后,几人又重新登上另外一艘商船,这艘商船的目的地,比前一艘的更远,这与三人的目标不谋而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夜里刮起大风,带起了一层层波浪,直接将商船刮到了一个不知名的荒岛,船身自然也破损,这一下,目的地就别想再去了,只得修好船,原路返回,希伯来和周福,自然也是修船中的一员。
但是,几人没有想到,搬行李的时候,木箱里的金子会被船员看到,船长贪财之心顿起,打算来个谋财害命,刚好被周福预见到了,三人不敢硬碰硬,只得趁着船长还没有下手,匆忙偷了小舟两夜跑路。
为什么不逃到荒岛,还不是荒岛太小,容易被找到,海上就不一样了,出去之后,再次喷到的概率,非常小。
“这是最后一份营养液了。”希伯来拿出三瓶营养液。
“要是小七再就好了。”周福哀叹一声。
“诶。”朱明月也从来没有这么遭罪过,在末世的考验任务里,有若缺真人带她飞,这里可没有。
希伯来站起身,稳住身形,调整眼镜,往前方眺望,又仔细观察四周的环境,结合水流以及引力等分析,“全力向右前方划船。”说完,率先拿起船桨,奋力划船。
朱明月、周福没有多问,跟着他一起划船。
“船家,船家。”周福看到一艘船,赶快呼救。
“爷爷,前面有小船,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跟着爷爷出海打渔的王安平对指着不远处的小舟问。
王爷爷视力、听力都没有年轻的小孙子好,眯着眼睛,看了一会,“行,大力、大海,掉船头,过去看看。”
“好勒。”大力、大海拨动这船桨。
皇城
“你们真的不用再送东西过来了,对我们家公子来说,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守门的小厮甚是无奈。
“这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一定要转交给司徒公子。”也不管小厮收不收,江黛秋都将谢礼硬塞给小厮。
“第五次了,再送多几次,司徒公子会不会觉得我们对他图谋不轨。”不怪若缺真人会这样想,前两次送礼的时候,司徒公子,还出来见见两人,第三次和第四次,也主动收了礼物,这次,明显感觉到,小厮对于谢礼的抗拒。
“我们本来就对他‘图谋不轨’啊!”江黛秋也是没有想到,原以为凭借司徒立仁对若缺真人的救命之恩两人就可以顺着这层关系,现实却是司徒立仁见过两人几次之后便不搭理了他们了。
“唉,怎么这么难呀?”
“小七,莫要灰心,再过个五六天,事情便会出现转机。”若缺真人虽是这么说着,心里也打算明天开启自己的好运气,提前助推事情的发展。
又是一天江黛秋正襟危坐,桌上铺着一张白纸,毛笔浸透在墨水里,江黛秋双手托着下巴,心里在琢磨着,“今天画点什么好呢?前几次都用来给司徒立仁‘送礼’了,银子也够用,画太多,也不安全,容易勾引歹人碰到谋财害命。”
“小七我去算卦了。”门外响起若缺真人离去的声音。
“好的。”江黛秋又坐了一会儿,突然问系统。
“系统,我这今天没用完的‘画饼充饥’次数,可以攒着以后用吗?”
【可以,任务结束之后,会清零。】
江黛秋心里一喜,“那今天的先攒着吧。”便愉快的出门,想着以后没事都先攒着,这样有事的时候就可以一次使用,出了客栈,熟门熟路的到了第一天去几人就餐的面馆。
“老板二两面,加肉。”
“好勒。”面瘫的老板也没想到当初怀疑付不起钱的五人,竟然有两人成为了他的老顾客,不说每天都到,隔三差五总是碰到其中一人来吃面。
江黛秋慢悠悠的吃着面,计划一会儿先去书店看看,也不知道这里的科考难度怎么样?想到这,江黛秋就纳闷,司徒立仁家里这人都不笨,在学业上,比起同龄人,更是一骑绝尘,司徒家有一个与司徒立仁同辈的的弟弟,18岁,人家都已经是举人了,正在准备考进士,另外一个16岁的堂弟,也有了秀才功名,更不用说,比他大的哥哥们,全都是进士出身,在朝为官。
唯有司徒立仁,也怪他出身在司徒家,全是科举学霸,换到别家,20多岁的秀才其实也正常,如果他能每次都顺利的话,考到进士,也还30不到,问题是他们五人哪有这么多时间耗在这里?重点,司徒立仁的梦想,不是考到进士,是做阁老,还是有权利的阁老。
为什么这个地方,女人不能科考,不然江黛秋都想着自己上,等她成为了大官,把持朝政之后,把司徒立仁安排进来,江黛秋眼眸子蓦然一亮,她虽然不可以,若缺真人可以呀!
开心的把面吃完,决定晚上和若缺真人,好好讨论一下想这个法子的可行性。
临近晌午正打算去哪个菜馆吃一顿的江黛秋,忽然听见路人的交谈:
“听说了吗?金玉山脚的下那个算命先生,被皇宫里的公公接进宫了。”
“你说的是若缺真人吧。”
“对对对,就是他。”
“我跟你说,我二姑家的孙女就去找真人算过卦。”
“啊?准不准?”
“老准了,但后面排队的人太多,我也想去,但一直都没排上。”
“你说,他进宫会不会是被皇上看中了?”
“那还用说,若缺真人,可是有真本事。”
在旁听着的江黛秋大致听懂了,若缺真人凭借在金玉山脚下的人气被皇上看中,“看来,若缺真人说的好事,就是这个了。”同时忍不住暗暗惊喜,若缺真人,成功混到了皇上面前,也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安排,至于担心若缺真人,江黛秋倒是放心,若缺真人只是没有了灵气加持,施展不出术法,但是人家算命也是有真材实料在的。
若缺真人上午被迎进宫,下午就回到客栈,不是他一人,他的身后还跟着八个禁卫军,看到江黛秋后,“小七,你收拾收拾行李,皇上给我赏赐了一座宅子,一会儿我们就搬进去。”
听到这话,江黛秋心里就有数了,连宅子都赏赐了,后面又还跟着护卫,看来若缺真人在皇上心里,目前来说还是有点用处的。
别看江代秋来了十多二十天,其实行李也就是两套换洗的衣物以及一小箱碎银。
若缺真人将目前来了一趟,又匆匆返回皇宫,皇上现在,真是对他感兴趣的时候。
这里的皇上,明宗,年轻时也是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又注重武功的练习,也是一个美男子,到了晚年,身体虽然渐渐发福,又疏于锻炼,但是颜值还是保留了一席,常年身居高位,眼神锐利,让人不敢轻视。
“若缺真人,孤年纪一日比一日大,身体也是日益下降。”明宗对自己身体从来不忌讳说这些,有一说一,很实在,“孤随不怕死,但”
明宗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若缺真人又岂会不知他想问的是什么?“皇上,每个人的命数飘忽不定,旁人难以干涉,越是位高之人,越是不可妄为。”
明宗听后有些失望,但也正是若缺真人,没有来不来就给他说什么命是天定,可以改之类的。
明宗并不是太子继位,当初先皇在位时,储君的竞争可不是现在三个皇子这样的小打小闹,而是八九个个皇子,各显神通,明总能够成功上位,首先是自身能力确实拔尖,其次加上皇后娘家的助力,以及他舅舅家的支持,当然曾经的皇后娘家以及他舅舅一家的实力并不是现在这样权势滔天,更多的还是凭借他自己的心计智谋被先皇看中。
明总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贤君、明君,别看现在朝堂势力错综复杂,乱的像是一锅粥,但是在地方,却是太太平平的,至于手握大权的皇后。以及正在明争暗斗的三位皇子,明宗自然是知道的,前者是他有意纵容,后者则是懒得搭理。
“孤早该想到的。”
若缺真人在宫里如何忽悠皇上,江黛秋可一点都不担心住进了精装的两进四合院,江黛秋坐在遮阳亭下的石凳,好不惬意。
远在海岛的另外三人,可没有惬意的时间,三人渔船的王大爷带回了家中,在希伯来的技术指导之下,在海上晒起了盐。
用海水制盐,在古代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官方需要垄断外,没有其他的原因。
只有盐越来越少,盐才是值钱的硬通货,不然就凭海岛居民这些一代又一代的人慢慢摸索也不至于摸索不出来海水晒盐的法子。
说到底还不是官府加以限制,希伯来可不怕,他把制盐的事情交给了周福,之后又到岛上的铁匠铺,打造出了几把锋利的大刀,这大刀一弄出来,可是把铁匠铺里的伙计吓了一大跳。
也就是他们地处偏僻的小岛,离最大的官府过于遥远,才能有如此多的铁矿石,在别的城镇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岛的归属已经不在明宗皇帝的管辖,这小岛归于一个岛国管理,而这个岛国的要领土距离这里坐船都要要飘荡个几天天,再加上这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村里人也不多,物产也不丰富,后面才是重点,岛上连一个官府都没有。
就这么个穷乡僻壤,每年的税收,都不够官员的供奉,每个官府在这里,这么一来,倒是利于三人。
“先生,我们就是在这里找到的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