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要彩礼(1/1)
苏锦闻言不由得脸红起来。
苏母也没看到,继续说着敲打着苏锦。
苏锦就在苏母的啰嗦下到了镇上,成功的接到了沈小宝。
苏母也是口是心非的人,沈小宝刚刚上车,她也从衣兜里摸出了一颗糖,递给了沈小宝。
苏锦又在小摊上随手买了点东西,又去肉铺买了肉,这样的一番操作下来,苏母可把苏锦给骂惨了。
回去的途中,苏锦便赶忙同苏母说了晚苓婶的事情,并将她的房子借给我们住的事情一同跟苏母说了。
苏母得知后愣了好一会,但在苏锦看不到的方向微微松了一口气。
好一会过去,苏锦没听到母亲的回答,再次开口说道:“阿娘,你今天是有什么事嘛?”
苏母闻言这才想起来,脸上也有了笑容:“你阿哥的亲事说成了,下月便成亲了。”
苏锦手中的动作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回过神来。
“阿锦啊,为娘的也知道你不容易,但你也要帮帮你阿哥,他不容易的。”
此话一出,苏锦顿时明白过来,苏母想的是什么。
“阿娘,你直说。”苏锦面无表情的问道。
“阿娘知道你不容易,但你看月生这么厉害,你们已经吃香的喝辣的了,你阿哥的婚事啊女方算是低嫁了。”说到这苏母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苏锦也没催,苏母见苏锦久久没有说话,只能叹了一口气后接着说道:“女方家是做生意的,日子也是富足,想要三两银子做聘礼,你也知道阿娘…”
剩下的话苏母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苏锦的眉头紧紧皱起。
两人都沉默了好一会,驴车也停了下来,苏母这才发现是自家院门前。
“阿娘,你也知道,如今我同月生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你又觉得我有什么本事去给你找那三两银子的。”
苏母闻言叹了一口气,屋内的苏楚听到了声音赶忙走了出来:“阿娘,小妹你们回来了。”
苏楚走近后这才发现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对劲。
“阿娘你们怎么了。”
苏母摇了摇头,正准备说什么,苏锦已经将驴车掉了头,随后从兜里给苏母拿了三两银子后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苏母看着手上的银子,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对不起苏锦。
“他爹啊,你可别怪我,我也是为了你老苏家的后啊。”
苏楚看着苏母手上的钱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初苏锦嫁人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身旁的苏母便开口道:“阿楚啊,以后可得好好谢谢你阿妹。”
“知道了。”
其实苏母本也不够意思开口,但在路上听她说了晚苓婶的事情,这才有意提出来的,反正月生这么能赚钱,晚几个月建房子也是可以的。
苏锦在回去的路上没什么反应。
她在她的那个时代无父无母自然不会体验到这些,她只是在替原主不值得,毕竟当初也是因为这些竟想将自己嫁给那样子的一个人,幸亏是她遇到了沈月生。
说到这,苏锦不由得想起了方才苏母的话,她自己的孩子她同沈月生的孩子。
想着想着便到了家,沈月生早早便望见了苏锦,苏锦刚下驴车来,沈月生便迎了过来。
“辛苦娘子了。”
苏锦摇了摇头,主动伸手怀抱住了沈月生:“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反而是我,应该谢谢你。”
沈月生全身僵硬的站在原地,任由苏锦抱着她,不知道该任何反应。
两人听到身后的调侃声,这才回过神来的。
“月生哥,嫂子,什么时候开饭啊。”说完,朱幸几人便笑了起来。
苏锦猛然一惊,放开了沈月生,随后便跑去了厨房。
沈月生在原地愣了好一会都没回过神来,还是朱幸走了过来,轻轻推了沈月生一下:“月生哥,想什么呢。”
沈月生这才回过神来,转身同朱幸一道走了过去。
苏锦早上发的面已经可以了,她到厨房以后,把面给拿了出来,揉了一会排气。
随后放上了大蒸屉,是上一次在镇上买的。
苏锦挖的荠菜可起到了作用,她把荠肉给放到了肉里,拌好以后便开始做包子,荠菜馅的包子。
野生的荠菜本就很香的,特别是这个季节,没蒸上一会,香味便飘了出去。
外面聊天的几人着实愣了一会,朱幸率先开口问了出来:“嫂子,这又是做了什么好吃的,真香啊。”
沈月生摇了摇头,自家小娘子的手艺可多了,他也不知道。
众人忍受着香味继续干活,只希望可以开饭早一点。
不知道过去多久,直到天都已经黑了下去,苏锦的声音才响起:“大家伙,吃饭吧。”
众人闻言迫不及待的赶忙走了过来。
苏锦一样一样端上了桌,晶莹剔透的包子、小炒肉、白面馒头、麻婆豆腐、还有前几日苏锦自己腌制的咸菜。
“嫂子,还有你这豆腐做的可真是太香了。”
苏锦微微一笑:“这豆腐可是几年的手艺了。”
“我这哪夸的是豆腐,是嫂子你的手艺。”
苏锦闻言笑了出来,随即起身赶忙给众人添了饭。
说起豆腐来,还是苏母给的,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放在驴车里的。
苏母可舍不得买豆腐,这豆腐是苏楚岳父家给送来的。
苏楚的岳父平时便在十里八乡卖豆腐,有时候也会去镇上,只是苏锦每每运气不是太好,都没遇到。
几人吃完便纷纷回家了,苏锦将东西收拾好出来,晚苓婶已经来喊了。
“阿锦,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带着小宝在这吹冷风。”
苏锦探出头来,脸上也扬起了笑容:“晚苓婶来了。”
晚苓婶走上前来,沈月生赶忙给晚苓婶递了凳子。
“月生啊,不坐了,快走吧。”
沈月生闻言转头看了苏锦一眼,只见苏锦已经锁上了门:“走吧。”
几人驾着驴车去的,本来就不会很远,所以很快就到了。
到屋里,晚苓婶早已经收拾好了床铺,家的火堆也燃得很旺,就等几人的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