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委以重任,未来属于林教授(1/1)
”好!”
“好小子,我把你叫过来,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霍建明跟外面的那些人可不一样。
自从搞清楚了林凡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之后,他就一直惦记着让林凡尽快施展出自己的才学。
比起光刻机来说,接下来林凡所绘制出来的科技蓝图远远要超过现在他们所能企及的程度。
如果说光刻机的出现,等于是让现在的国家拥有了一柄随时可以出鞘的利剑,只需要待时而动,就能解决本国在国家上的科技被封锁状态。
接下来的几个项目,几乎是跨时代的重磅炸弹。
哪怕是稍稍做成那么一两个,就能直接逆转夏国在国际上的全面地位。
到时候就算是鹰国人,也会对夏国束手无策。
毕竟光刻机技术他们只是拉开了一小段距离。
只要那帮家伙把新型光刻机想办法搞回去一台。用不了三年的时间就能被他们给仿制出来。
到时候属于自己一方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你要想好今天你这个决定,不但影响着你自己的未来。更是会影响一群人的未来,甚至于整个国家的未来。”
霍建明忍不住为林凡鼓掌叫好后,忽然画风一转,压低了嗓音,十分认真的朝着林凡问道。
“如果你还坚持在光刻机的这条路上,虽然短时间之内恐怕没有办法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突破,但对于你自己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霍建明这时候的说法可以说诚恳到了极致。
意思以后都没有偏向任何人,而是十分实事求是。
对于林凡自己来说,如果能够继续在这个他已经开创了先河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先不说别的,他现在所拥有的国家一级科技人员待遇肯定是不会取消。
甚至很有可能会因为光刻机这几年的出产和使用而变得越发令人难以想象。
譬如说如果国家愿意的话,可以给林凡的新型晶圆的镶刻模型神申请国际上的专利。
一旦这种申请成功的话,就意味着林凡本身掌握了新型光刻机的最重要技术……而且是完全掌控!
就算本国使用,也得得到林凡的授权。
而想要跨过他的这道门槛,直接搞定新型光刻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人就可以掌握全世界相应科技的命脉,这种事儿想想就爽。
仅凭这一项技术,林凡用不了三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面对着如此巨大的金钱诱惑,一般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拿这个剧本。
所以林凡此时突然间安静下来,也在霍建明的预料之中。
“你放心,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选择尊重你的选择。”
“年轻气盛的时候,做出一些容易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也不是太罕见的事情。”
“但有些路毕竟还是要自己去亲自走一走才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极限。”
虽然霍建明并没有直接提出要求,但是他说的话已经算是给林凡的心中天平增加了一点砝码。
林凡深深的朝着他看了一眼,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抹笑意。、
“霍叔,我知道您的意思。”
“之前林部长那边已经跟我提到过一次。”
“接下以后的科研项目这件事儿在一般人看起来我可能是头脑发热。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得到的结果。”
“我甚至可以接受,从此隐姓埋名,钻入荒漠之中。只为留下可以影响后辈子孙生活的真正科技项目进步。”
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
听得霍建明微微一怔,紧接着忍不住老泪纵横。
现在从什么地方挖也都挖不到林凡这样懂事而又有觉悟的年轻人。
一般人在听到待遇不够好的时候,多半都会转身就走。
要不是他们这些科研人员都能端起铁饭碗。估计现在所有的项目都会因为缺乏主要人员而停摆。
就是在这种时候,林凡竟然可以有如此自知自觉的觉悟。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他完全不顾自己早就在林部长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的事情。直接把林凡给列为了自己的接班人。
反正这小子想要达到林部长的那种层次,也需要一步一步走上去。
而从别的地方往上爬,都不如从他这里来的更加稳妥。
至于说开发科研项目的事儿,等到林凡能够掌握大批的科研力量,其实也就不需要他一门心思的搞出新鲜东西。
很多事情只需要他下一个命令,让下面的人去做也就是了。
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只不过霍建明万万想不到的是,林凡这里之所以能够拿出超科技的东西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脑子里觉醒了超科技系统。
那些图纸就历历在目。
如果将科研主力责任扔到其他人的身上,必然会拖慢整体的科研进步速度。
甚至很有可能会比原本的科研进度还要慢上一点。
“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我现在最适合的岗位还是在一线。”
“不蒸馒头争口气。”
“这帮黄毛鬼子天天都在想方设法的搞我们。”
“既然仅凭光刻机一下,还没有办法让他们认输,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彻底认清现实,那我们就换一种思路。”
林凡缓缓站起身,双手交叉,做了一个向下切东西的姿势。
“直接给这帮狗娘养的来一套组合拳,压的他们彻底喘不过气来。”
他这话说的有趣,听得霍建明忍不住笑了起来的同时,还是有些疑惑。
“只可惜这套组合拳打起来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你们搞出来下一个项目也就是可控核聚变。恐怕需要最少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等到时候光刻机带来的优势已经被抹平……”
霍建明说出来这个时间的时候,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其实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也是看在林凡这个天才的面子上。才给出来的最高标准。
正常来说,以他们的科研进度,最少需要十年八年才能看到一丝希望。
等到那个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