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准备开会(1/1)
“楼姐,我在家呢。”林立钟一边说着,一边从屋里走了出来。
“哎,立钟,”楼卫红听到回复,就进了院子。
“楼姐,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不怪林立钟这么直白,现实就是如此,自从搬到这个院子之后,出去头一天晚上请吃饭那次,知青点的人再也没来过。“来,咱进屋说,我给你倒杯水。”
“哎,不用,”楼卫红硬是被林立钟给拉到了堂屋,“立钟,你这也太客气了,我来就是给你说件事的,你看。”
“楼姐,来嗑点瓜子,喝点水。”林立钟把水杯放到了楼卫红的跟前,还把放着瓜子的笸箩往楼卫红的方向推了推。
“行,行,我自己来。”楼卫红顺手抓了一小撮瓜子,“村长刚才去知青点了,通知咱们明天上午开会,就在知青点。”
“啊?又开会?”林立钟觉得最近真是有时间了,这大会小会的都开始了。“楼姐,在知青点的话,就是给咱们知青单独开了呗?”
“嗯,应该是。”
“那往年这个时间也是要开会吗?都是要说啥呀?”
“这倒是没有,这两年还真没有给咱知青单独开过会,不过,看老支书的反应,应该是好事儿。”
“行,那明天我准时到场。”
送走楼卫红之后,林立钟就去崔木匠家里了,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给他大体画了一下,标注好了尺寸。
“崔大爷,你看这能做出来吗?”
“嗯,”崔木匠仔细看了一下,就是一个简单的木架子,至于尺寸也挺奇怪的,完全看不出是做什么用的,“林知青,东西是能做出来,你着急要吗,木材方面有什么需求吗?”
“材质没啥需求,就是结实就行,等做出来再给上两遍漆,防水耐用才行。”林立钟想了一下,大概就这些需求了,毕竟是室外的东西,还是要做个防水处理,前世那些户外实木装饰都是做过防水的,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好,我记下来了,会尽快给你做出来的,你放心好了,快的话三天就成,慢得话也就五六天,这最近啊打柜子的多,你多见谅。”
“理解,理解,那崔大爷,您就尽快吧,到时候做好了,还得麻烦您给送到家里去。”
“行,这都没问题,你就擎好吧。”
从崔木匠家里出来,林立钟又去了一趟老支书家里,要在乡下打听一下谁的手艺好,谁家做的东西规矩,还是得问像宋大妈这样信息收集员。
“太奶,我来了,”一进门林立钟就喊。
“哎,小五来了,快进屋,来,”宋大娘手上的针都没放下,就从屋里出来了。
“太奶,你这是给我太爷做衣服啊?”看着炕上铺着的片子,林立钟大约能瞧出是个男装的剪裁。
“嗯,这还得多亏你给带回来的料子,去年就想给你太爷做身衣服了,但是这布票老是攒不够,想着今年再攒点就够了,结果一拖就拖到了秋后。”宋大娘把针插到线轱辘上之后,就去给林立钟端了一杯水过来。“小五,赶紧喝吧,里面放了白糖,甜滋滋的,”
“哎,还是太难疼我。”虽然林立钟不太喜欢糖水,但是老人家的一片疼爱之心还是得喝的。
“小五,你这个时候过来是有啥事吗?”宋大娘把炕上的衣服片子收拾了一下,也跟着坐到了炕沿儿上。
“是有点事,想跟您打听一下,咱这附近有没有能打铁锅的。”
“打铁锅,我想想哈,原来是有不少的,尤其是离咱不远的王家寨,但是这些年少了,材料不好找,打的也就少了。”宋大娘开始仔细回忆周围的各个村子,“小五啊,你是要打多大的锅啊?”
“我想打一种跟现在不太一样的锅,我之前去滨城,在那边看到过,挺好用的,”林立钟一边说着,一边还把之前就准备好的图纸给拿了出来,“您看,就是这样的,当然了,这种锅还得配个相应的炉灶才行,所以我打算把家里厨房里的灶也给改一下。”
“这锅,你是想打个能随时端下来的啊,”宋大娘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锅最大的不同,“那这确实得改个灶才行,”
“就是,就我院子里那灶啊,烟囱不行了,太爷上次去的时候,正好碰见,您是不知道,那烟都满院子地飘了,太爷说抽空帮我给掏一下灰,但我想着吧,不如重新盘一个。”
“这重新盘灶的话,得找村里的杜老三,他的手艺在周围来说都是这个。”宋大娘比划了一下自己的大拇指。
“是吗,那正好,我自己也弄不了,等会儿我就去杜家一趟。”
“嗯,你这种锅吧,没有现成的模具,这种活儿还是得找杨树囤的李老汉才行,”宋大娘看完图纸仔细考虑之后,给出她觉得最靠谱的人选。
“杨树囤,李老汉?”
“对,杨树囤离咱这也不远,就二十来里地,跟上县城差不多,回头我带你去一趟,这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得有熟人带着才行,咱家之前的那两口锅都是找李老汉打的,这不用了小十年了,还好好的呢,他这手艺,没话说。”
“哎,好,那我就听您的,那咱什么时候去啊?”林立钟盘算着是越快越好,毕竟打锅还需要时间。
“明天上午你有空吗?”
“上午不行,太奶,上午太爷他们要给我们知青开会。”
“哦,那就下午吧,吃过午饭你就来找我,自行车也不用借了,正好家里有一辆,咱娘俩就骑这辆车去。”
“好来,那我就先走了,太奶,明天下午再来。”
“行, 那你回去忙吧。”
从老支书家里出来之后,林立钟就去了村里的杜老三家里,跟人商量好重新修灶的事情之后,才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上午,林立钟准时踏进了知青点,准备参加一会儿的会议。
“哟,立钟来了,真是难得,方敏你老乡来了,赶紧到门口接一接啊。”韩淑霞站在女知青宿舍的门口,看着方敏跟陆向阳站着聊天,脸上那不爽的表情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这林立钟一进知青点的门,就被她拿来做筏子了。
“立钟过来了,哎,有段时间没见你了,也不知道你回来了。”方敏正跟陆向阳聊得开心,两人年龄有点差距,但是方敏一点都没感觉到,毕竟是重生回来的,要说年龄,还是她比较大一些。
“敏姐,我这去探亲了,刚回来没几天,这赶路赶的都有点水土不服了,”一进门就看到了方敏和一个男知青站在那里说话,那脸上都快笑出褶子了,看来是真挺喜欢的。
“哦,对了,咱们知青点来新人了,这是陆向阳,新来的知青,还有一个顾明城,喏,这位就是向阳。”方敏在跟林立钟介绍的时候,不自觉地就表现出了跟陆向阳的熟稔感,林立钟也猜不透她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位陆向阳就是她所谓的心上人,估计也是别人的。
“哦,听老支书说过了,就是还没见过人,这就是陆向阳啊,”林立钟也看了一下,大概是有顾明城打底了,怎么看也不觉得这陆向阳有什么出色的地方,看来是潜力股。
“林立钟,你过来一下,有事找你。”许茜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看到林立钟站在院子里,就喊人了。
她这次回家探亲本来是想着在家里过个年再回来的,但是没想到,自己大姐竟然带着对象回去了,之前许妈给她寄的那些钱,她没有自己用,而是帮着这所谓的对象买了份工作,并且两人已经结婚了。
许爸许妈知道之后很生气,许妈更是被气得当场晕倒了,这刚出院就又回到医院了。
许爸从小到大从来没对姐妹俩动过手,也被气得当场打了许萍一巴掌。
总之,这次探亲真的是鸡飞狗跳,许萍见许爸许妈这么生气之后,也顾不上许妈住院的事情了,直接带着对象回去了,剩下许茜和许爸照顾许妈。
好在许妈只是被气到了,在许茜和许爸的照料之下,没几天就出院了。得知许萍直接回乡下之后,许妈也彻底对大女儿死心了,跟许爸商量之后,把许妈那块手表给卖了,卖了二百块钱,一百留给许茜还账,另外一百留在家里应急。
许妈出院之后,许茜陪着在家待了几天,眼见她身体确实没问题了,许茜才动身回了靠山村。
“敏姐,许茜有事找我,我先过去了。”方敏本来是想跟林立钟再聊一会儿,但是许茜把人给喊走了。
林立钟从门口路过的时候,韩淑霞正关注着陆朝阳和方敏那边的情况,连声招呼都没打。林立钟见她看的认真也打扰,直接进了屋。
“楼姐,”窗户边坐着的事楼卫红和杜鹃,楼卫红在整理毛线,杜鹃在帮忙。
“哎,立钟来了,我这忙着呢,你先跟许茜聊吧。”
“好。”林立钟跟着许茜就坐到了她的铺位上,许茜爬到炕上,从炕橱里拿出了一个小包,之后从里面翻出了一百块,之后就把包给放了回去,又从炕橱里拿了一包点心出来。
“来,立钟同志,这是之前借你的钱,现在还给你,谢谢你当初能帮我。”许茜认真地把钱递给了林立钟,并再次道谢。
“都是一个村的知青,有困难得互相帮助嘛,你这是赶上了,要是平时我也没这个能力不是。”林立钟例行客气了两句,也就是许茜吧,要是换成韩淑霞,她就得考虑考虑了。
“快收起来吧,”许茜催促道。
林立钟就顺势把钱接了过来,“对了,阿姨的身体怎么样了?”
“已经没什么大碍了,现在应该已经回厂里上班了。当时真是多亏了你的帮忙,立钟,这是我妈亲手做的杏仁酥,特意嘱咐我带给你的,给。”许茜把手里的点心递到林立钟的手里。
“杏仁酥?太好了,没想到阿姨还有这手艺呢,那我就不客气了,”林立钟一听是杏仁酥就立刻收了,连对许茜的称呼都变了,“哎,茜姐,要不先放在你这儿,等会儿开完会我再拿走,”
“行,那我先放到炕橱上,等会儿完事了,再回来拿。”
“走了,走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到院子去,一会儿村长和老支书该来了。”林立钟和许茜说话的功夫,楼卫红和杜鹃已经把毛线整理好了,都挽成了线团。
从女知青宿舍里出来,院子里已经有人了,那知青都已经找好了位置做好了,方敏也坐到陆朝阳的身边,见状,楼卫红赶紧带着其他人坐了过去。
队部,老支书跟村长正面对面坐着,他手里的旱烟已经灭了,但是老支书一点也没有察觉。
“六大爷,这个名额的事情,我已经跟家峰和家军都聊过了,他俩都给拒绝了。”村长也是无奈的很,今年由于粮食长得好,老支书又张罗着提前秋收,所以靠山村的收成比去年可好了不少,这公粮也是头一个交齐的,乡里的其他村子收得比较晚,多少都受了些损失,不过相比去年来说,大家的收成都是不错的。
乡里这次又三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按照轮流的顺序正好就到了靠山村,乡里也没为难村子,直接就把名额给了他,让他一星期之内定好人选,赶紧上报。
村里符合这个名额条件的正好就是张家峰和张家军两人,他回来的第一时间就跟老支书说了,老支书也同意了让他先跟两人聊聊,要是同意就全村参与表决,这名额十拿九稳,肯定就会落到他们村里人的头上,但是没想到,这俩孩子竟然都拒绝了,可把村长给气糊涂了。
“嗯,我知道了,这俩小子还专门跑来跟我说了一遍,”老支书这才注意到火已经灭了,就把烟袋放到了桌子上,“你啊,也别着急上火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可是,这个多好的机会啊,上大学呀,这俩孩子还异口同声地跟我说上这个有啥用,哎哟,气死了真是。”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咱们啊,也不要过多地干预,你仔细想想,其实孩子们说的有道理,现在这情况还是挺乱的,让他们在村里踏踏实实地跟老代和立北学点东西挺好的,”
“可是,”村长还是有点不甘心,在他看来,这能上大学的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齐了,唾手可得啊。
“甭可是了,你看看前几天来咱村里的谭老师,那是大学老师吧,还不是到咱村里来了。”
“六大爷,人家那是来搞研究的。”
“得了吧,这研究在滨城附近不好搞啊,非得到咱这偏僻的地方来,靖安在电话上跟我提过,这谭老师是位很有学问的老师,这到乡下来了,学校里还有啥好老师,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还是踏踏实实在村里带着吧。”
“这上了大学就能有城里的工作了,这...”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行了,这事既然孩子们不想去,就到此为止,知青点那边也差不多了,咱们过去吧。”老支书拿起桌子上的烟袋,就起身朝门口走去了。
村长也不再说什么,赶紧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