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下乡日记(1/1)
在大姨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并不枯燥,每天的路上都有美好的风景。在这个梦幻般的小镇,我忘记了遥远的故乡,乐不思蜀。
周末还有一个好去处,我们会到乡下老街看望姥姥。
老街道路中央铺垫的青色石板呈纵向排列,整齐地消失在街道拐角处。青石板两边的土地镶嵌着石头,不同于家乡的石子公路,那些石头个头儿不小,深埋地里,只探出个可爱的脑袋。
街道两边的房屋高低错落,有些建筑多用木材。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很多家的门扉是可以拆卸的活动木板,颇有字面上“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在高门大户的边上,姥姥家的门面算是小巧玲珑了。
雨天的老街湿漉漉的,街巷中弥漫着轻飘飘的雾气,青石板被雨水浸润,也光鲜了许多。我想象着童年的母亲自氤氲中走来,钻进那间简陋的小屋。
在那间狭小的黑屋子后面,开辟有一块小菜园。便宜起见,我们就在菜园边的空地上摆上桌椅饭菜,边吃边聊天。
菜园外是一片树林,春风绵绵,鸟鸣啾啾,似曾相识在故乡。大自然的馈赠一点儿也不小气,美景入眼即入我心。我喜欢小镇的熙攘,此刻,也喜欢乡下的宁静。
学期开始,潘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如此,我就理直气壮地问大姨要钱买日记本了。冲向小店的路上,我会享受着久违的欣喜,买东西本身现在是一件难得的事。
第一篇日记就记录买日记本这件事了,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它的样子。我觉得我多了一个知心朋友,从今往后,它每天都会耐心地听我倾诉。因为日记本是要上交潘老师批改的,所以,有些不能说的秘密依然藏在心里。
四月下旬,我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双休日。大姨大姨夫带着我们兄弟四人,一大家下乡来插秧。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朝一位和尚的这首禅诗,把下地插秧这件农活写绝了。
我从未下过水田,难得碰上这么有意思的农事,我和三个哥哥自然是要比拼一番的。如此一来,插秧的效率大大提高,大姨和大姨夫自然乐见其成。
生活偶尔会给我来一出恶作剧。水田里秧苗不够了,我爬上田埂,想要抛掷补充。我感到小腿有点异样,低头一看,一只蚯蚓快完全钻进肉里了,这一幕吓得我寒毛直竖。我惊呼出声,向大姨求助。大姨快速回应,让我用秧苗使劲刮蹭它。我立马照做,成功把它拨拉出来。我的小腿流血了,罪魁祸首在地上动弹。我找到鞋子,狠狠地朝它碾压过去,将其碎尸数段方解心头之恨。
我报完仇后,大姨说它是蚂蟥,没什么厉害的。我反正是不敢再下田了,但经不起大人劝说,还是要赶快栽秧,好收工回家。我的动作加快了许多,生怕稍有偷懒,就会被蚂蟥盯上再叮上。
这般难忘的一件事,怎么能不写进日记里呢?依稀记得父亲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诗人也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便期待收割稻子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