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卖的很火(1/1)
听到孩子们的惊呼声,张耀祖冲孟玉玲使了个眼色:“媳妇儿,在这停一停。”
又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雪糕1分8一根,5分钱3根卖咯。”
吆喝声没落儿,几个家长被一群大汗淋漓的小孩子簇拥着走了过来。
张耀祖立刻热情的问道:“小朋友们,要吃雪糕吗?”
“要要要,我们要买雪糕。”
孩子们顿时兴奋的手舞足蹈,一群小鸭子似的叽叽喳喳个不停。
一个穿着格子衫的中年妇女,打量了一下牛车,问道:“你这雪糕怎么卖啊?”
张耀祖忙道:“我们现在有一个促销活动,比供销社可便宜太多咯,1分8一根,3根5分钱,要8根以上统统按1分5一根计算,买的越多越便宜啦。”
“跟供销社里卖的雪糕不是一个厂家生产的吧?供销社的雪糕可是槐禾厂生产的。”
另一个气质很好的女人插嘴道。
槐禾厂是本地的大厂,加工出来的食品,质量信的过,他们家买的食品都是槐禾厂生产出来的。
“姐,那你就想错了,这雪糕可就是我们两口子刚从槐禾厂里拉出来的。”
“您完全可以放心买,如果不是槐禾厂生产的,雪糕我白送给你吃都成。”
“呵呵~你这小伙子倒是会说话,我们人多,你再便宜点吧。”另一个烫着羊毛卷的女人笑着讲价。
张耀祖摇了摇头,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大声道。
“我这都是小本买卖,你要是买8根以上,一根算下来才1分5厘钱,比供销社整整便宜5厘钱呢!”
“你们去供销社买,无论你买几根绝对都是按2分钱一根的价钱计算,丁点都不会给你便宜的,您可以去打听打听,我这绝对是整个相山县最便宜的一家。”
这话,张耀祖是敢拍着胸脯保证的,毕竟这个年代,供销社是国营的机构,里面卖的东西全是明码标价,概不讲价。
张耀祖嚎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伸着脖子咽了口口水,继续大声道。
“而且,这大热的天,你们至少得走十几里的路才能到供销社吧,我这...我这都给你们送到家门口了,还卖那么便宜,你们这个价格买雪糕,真的是买到就是赚到啊。”
这时一个拎着鸡蛋的小姑娘,擦了擦脸上的汗,赞同道。
“确实比供销社便宜好多啊,我刚从供销社买鸡蛋回来,有人一下要5根雪糕,一点都没便宜呢。”
“太坑人了,以后我都不在供销社买雪糕了。”
张耀祖赞赏的看了一眼小姑娘,真是助的一手好攻。
“大家都听到了吧,我可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从我这买一根雪糕,你们就赚了2厘钱,买3根就赚了近5厘钱,买的越多,赚的越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哎。”
张耀祖最大限度的调动身上所有的热情,吆喝的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
加上他这买到就是赚到的别具一格的广告词,在场的每个人竟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全被勾起了浓烈的购买欲。
刚刚助攻的小姑娘,第一个就忍不住了。
“老板,给我拿3根吧。”
小姑娘护着鸡蛋挤到最里面,捏着5分钱急切的递给张耀祖。
太阳这么大,路边的树叶都晒蔫儿了,软趴趴的耷拉着,一丝风都没有。
她光是站着不动,都觉得自己快中暑了,急需要来一根雪糕降降温。
而且,前面就是她家了,不用担心路上会化掉,正好给爸妈也带一根。
“好嘞~”
张耀祖接过钱,先递给了孟玉玲,才快速的掀开外面的棉被。
不等清凉气溢出来,便从木箱里抓出了3根雪糕,递给小姑娘。
“您拿好。”
小姑娘喜滋滋的接过雪糕,带着一阵清凉之气,从一众孩子面前挤了出去。
众小屁孩眼巴巴的看着雪糕,再也忍不住了,各自扯住家长的衣服使劲撒娇。
“我要吃雪糕,妈/奶奶快给我买嘛!”
不用他们说,众家长也早就已经心动了。
这鬼天气,又热又闷,她们只觉得自己就像被放在火炉上炙烤一样,整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如果能来上一根雪糕,那简直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件事了。
关键是,他卖的比供销社便宜那么多,谁能忍住不买?
当下便连连答应:“买买买,老板给我拿3根。”
“老板,买5根多少钱?”
“我家人多,我要8根。”
看着一下子就变得火爆的场面,张耀祖大声招呼了一句。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先到我媳妇儿那付钱,付过钱以后再来排队找我拿雪糕,这样不会乱。”
这也是一种21世纪的一种营销手段,让人排成2队,付钱的排一队,等着拿商品的排一队。
就可以给人造成一种消费者源源不断,生意很火爆的错觉。
依着华国人爱凑热闹的天性,很容易就会被吸引过来。
张耀祖一边引导众人排队,一边冲着孟玉玲乐呵呵的喊了一句。
“媳妇儿,收钱!”
孟玉玲原本坐在牛车上托着下巴,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家男人满舌生花。
被张耀祖唤了一声,赶紧连连答应,笑意盈盈的帮着他招呼客人。
张耀祖一边给付过钱的客人拿雪糕,一边继续高声吆喝着。
附近的居民,包括路过的人都被张耀祖的吆喝声吸引了过来,再看这么多人排队抢购的火爆场面。
也纷纷呼朋唤友加入抢购大军。
因为是住家户片区,过来的客人大多数都是3根雪糕起步买。
牛车停下不久,竟是卖出去了200多根雪糕。
张耀祖见还有一些人家只是站在门口一脸羡慕的往这边张望,却没有购买的意向,便利落的跳上牛车,让孟玉玲往前走。
现在不是21世纪,大家都可以实现雪糕自由。
在这个年代,虽然他卖的雪糕比供销社便宜很多,但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对于很多贫困家庭来说,依然是舍不得吃。
张耀祖一路走,一路吆喝,每次经过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都会特意让孟玉玲停上一停。
他则是跳下牛车,激情满满的操着大嗓门抑扬顿挫的叫卖,与众不同的营销方式,总是能吸引一波又一波的顾客。
即使有人不买,也乐意过来瞧个新鲜,为他的小摊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晌午时分,1000根雪糕便被哄抢一空。
孟玉玲抱着怀里的帆布包,感受着包的重量,只觉得心跳加速,血液上涌。
激动地整张小脸都红了,仅仅半天的时间,他们就卖了近20块钱。
去掉10块钱的进货款,他们净利润就有七八块钱。
要知道,这相当于厂里一个工人七八天的工资了,按照这个赚钱速度,他们一个月就能赚近500块钱。
500块钱啊,那是她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