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项目选址(1/1)
其次是义务,城郊位置,一千亩地,1万每亩,价格便宜,缺点是已经有一个批发市场了,再建的话牵涉到商户的问题。
第三个城市是胡南的朱洲,位置很不错,靠近火车站,只是面积也不大,只有一万七千平方,还要等到确定后拆迁。
后面的几个城市李玉栋在后世都没有听说过,给的条件再好,也不敢往里面投钱,也就没有仔细看了。
李玉栋放下文件,给封余到了一杯茶,问道:“你怎么看?”
封余轻轻的喝了一口,说道:“我粗略的了解了一下,上面的顺序就是按照我的想法排出来的,我认为最好的地方是Z城,这有几个理由。”
“第一。Z城是省会城市,相对其他的城市要繁华很多。”
“第二。Z城是靠近深市这个窗口最近的地方,但是一般人进入深市需要办理边防证和暂住证,而在Z城不需要,所以Z城可以作为一个中转市场,一方面有充足的货源,另一方面Z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很容易就能够打开局面。”
李玉栋点了点头,封余虽然是金融专业的,不过要想炒好股票,对商业上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在选择股票的时候才不会出错,封余显然经过这方面的培训。
得到李玉栋的肯定,封余越说越有劲:“其次是义务,这个城市虽然不是很大,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批发市场,而且非常的成功,这样就有了一个群众基础,建成后招商比其他的地方要容易很多。”
“其次,义务的商人遍布全国,这样就有了一个销售渠道,对批发商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同样也会促进市场的繁荣。”
“至于其他的几个城市,都是一些内陆地区,只能作为这两个市场的中转市场,建在那里都没关系。”
李玉栋从后世来的,那个时候义务已经全世界闻名了,Z城也同样不差。面对这样两个市场,真的无法做出取舍。
李玉栋想了很久,茶都喝了好几杯,封余知道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好好考虑的,也不打扰,在一旁静静的喝茶。
最终,李玉栋还是下定不了决心,就对封余说道:“先和Z城,义务这两个城市的领导沟通一下,我们的调查组分成两个组,一个城市去一个组,详细的调查报告出来后再决定吧,其他城市等我们第一个市场建起来之后再去谈,这样也能争取更好的优惠。”
封余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这么大的投资,可不是拍脑袋就n能够决定的,必须要有详细是数据和理论支持才行。
见封余没有意见,李玉栋说道:“我们的项目,就是给那些官员送政绩去的,所以调查组出去记得不要居功自傲,也不要因为那些官员的一些恩惠就美化调查结果,还有就是不管是那个项目,绝对不能够为了更好的待遇,政策就做出给那些官员送钱,送贵重物品的事情,这是我们公司的底线。”
李玉栋智商也就中等,还没有背景,一旦卷入官员们的斗争中去,那就会被人吃得尸骨无存,很多的大公司,就是因为某一位官员的倒下而倒闭,最终连同公司老板都进了监狱。
封余虽然奇怪李玉栋为什么会强调这一点,但是既然老板重视的,那没得说,努力执行吧。
将调查组派了出去,并宣布对Z城和义务的考察,公司终于平静了下来,一些条件不够的城市也就没有再派人过来了。
公司离Z城最近,理所当然的先考察Z城,官方负责人是负责招商的梅国兴副市长,这种副省级城市,能够由副市长出面,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考察团封余任队长,鲁飞昂副队长,带领10名调查组成员,李玉栋也跟在队伍里面,现在公司里面也就最早进公司的那一批老人知道李玉栋是公司的老板,其他人都认为是封余的亲戚,反正说出去也没有人相信,所以李玉栋干脆对外称是封余的侄儿,出来涨见识的。
上午十点,梅国兴带着招商局一行人站在市政府门口。
招商局局长樊承宣一只手给梅国兴撑着伞,另一只手拿着一本笔记本用力的扇风,嘴里说道:“市长,这个天实在是太热了,要不你先回办公室,我在这里等着,等他们来了你再下来不迟。”
对于下属的关心,梅国兴当然知道,却不以为意,这马屁拍的一般般,现在等着也是无聊,看了看手表,对樊承宣说道:“安居公司早上打电话来的时候说是10点钟到,现在10点过5分,估计也快了。”
樊承宣也看了看手表,说道:“我问过交通局了,今天路况很好,应该快到了,只是市长,这个安居公司听说要投资20个亿,这么大一家公司,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的确,我查过注册信息了,这是家公司是今年才成立的,不过我通过关系,查到他银行账户里面的确有20个亿,我可不是内陆那些人,什么都不调查就敢招商引资。”
樊承宣知道梅国兴说的是什么,这些事已经在官场传遍了。
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地方,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商引资自然成为地方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众多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以期引来“金凤凰”。摸准了地方官员这种急于招商、换取政绩的心理,一些犯罪分子便乘虚而入。他们将自己乔装打扮一番,首先给自己弄个“显赫”的投资商身份,再圈块地、盖栋楼,轰轰烈烈地剪个彩。当地官员以为自己此项招商引资项目大功告成了,而犯罪分子也借此迈开了实施犯罪阴谋的“扎实一步”。殊不知,这些招来的“金凤凰”原来竟是“黑老鸹”,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