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太极筮天(1/1)
银铃微笑以应,心中欣喜无比。
生于平凡,释于自由。
她直接便没再返回湫阴,而是就着今早带出来的这一身,一个包袱、一柄佩剑,就这样在与卫大侠分别后、出发往南去了。
从这一天起,这个由江王赐给公主侍女的代号“银铃”不再是她的名字,为了心中的追求以及与卫大侠的约定,她终于摆脱了如不是因这场意外、便可能要囚禁她一生的侍女身份,从此踏上开辟自己道路的旅途去。
一只本来绚美多姿、却沾上了秽土泥尘的小蝶,此时挣脱蛛网,扑腾着双翼、飞向了广阔而湛蓝的天空。
就连暗中监视、保护着她们的铉影阁斥候,也并没有阻拦。
只因确如银铃所说,对铉影阁而言,重要的是姜元夕以及她的身份,只是侍女的她,完全不在铉影阁的大计规划之内。
而卫尘风回了湫阴后,则也现身到了姜元夕府邸去。
寒暄过后,便直接向她解释了这一情况。
出乎卫尘风所料的是,姜姑娘对此并不感到有任何的疑惑、意外或是愤怒,唯有是沉默良久后的一声感慨长叹,对她能终于能做回自己也感到庆幸。
两人于是微笑对视,彼此都表示了衷心的期望,今后的银铃能走出自己的路,能有更好的未来,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吧。
可天下将要大乱,如此孤身独行的一介平凡女子…真的能做到吗?
……
还是与此同一时日,七月初的某日。
千里之外,另一端的南方。
未国中部,未都雍邑城。
由以桑山“玉娄城”为首的数十上百个修仙门派持国的未国,其整体面貌果然是非同寻常,这在桑山麓的未都雍邑体现得是更为明显。
与其它国都及黎京大为不同的是,这里从建筑风格、城区布局,到百姓风貌,都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充斥着仙家氛围…
寻常城池多半是规整的四方矩形,并使纵横的主轴线都对准着东南西北四向。
城中,府衙或王宫也多居于城北,坐北朝南,以彰其权威、尊贵。
而同样纵横十里、拥丁数十万,气仪威武、市井繁华的未都雍邑,却是修筑成了一个八方形。百姓们居住在八个以卦象命名而规划出的城区里,城池的主干道,便是八处城区间的八条大道…
每一间殿阁、楼宇、房屋与广场的布局与朝向,都完全严格的遵照着雍邑的风水与所在的卦区。
甚至就连每一只屋檐上的脊兽,其材料、形貌、姿势与数量,也都各有讲究。
城中百姓,则更是大异于其它城池了。
虽同样能见到商贩、工匠或农民,来往密集、热闹非凡,安宁且祥和的生活着,可更多时候所能见的面孔,都还是各色样式的精致长袍与佩剑,来自各个修仙门派的弟子们…
连日常寒暄、问候与招呼,言辞与行为举止,都全是仙风道骨,仿佛是开到民间来了的大门派般夸张。
也不愧此处,作为天下道家的圣地吧。
在雍邑八卦城区的最中间,便是未都王宫,太极宫。
太极宫,雍邑城的“阵眼”。
统领、辖治黎王朝境内整个西南域未国千里江山的,未国境内首要人物之一的未王,及其后妃、子嗣与内侍们,便皆居住在这座太极宫中。宫内外遍布是腰佩长剑的守宫道士,一座座殿阁楼宇林立间,更是同样颇具一番修仙门派的风范,不再像是寻常诸侯王的宫殿了。
而在太极宫的中心处、亦是雍邑城的最中心处,便是朝堂举行朝会、处理政事的大殿——筮天殿。
殿内更是如同人间仙境,各式雕琢礼器精致华美,炉烟缥缈、芳香缭绕。
深处尽头的高座上,一名身穿天青色丝袍、头戴九旒王冠,面色白净、丹凤长眼、三缕细须的青年男子正盘膝而坐。
正是当今未王,汤楚。
而在他身边的,则站着名一身玉白色长氅,一头银发、顶戴长冠,长髯及胸的老者,正神情严肃、背手而立…
正是江国相国、玉娄城掌门、未王师父,雍邑朝堂的实际掌权者,常丙真人!
常丙真人虽非出自安氏,可也同样是雍邑本地的世族门阀权贵,世代修行自不必说,据说到他出生时,已经连俗名也不取、直取了道号便送上山去了。
于是,便没人知道他的俗名,或许也确实没有。
数十年的修行使他道行高深,足以在年轻时能收当朝王子楚为徒,并在后来当上掌门,将他培养上王位,并最终走到如今这一步,把自己送到相国位置上,一手把持了未国的大权。
此时常丙真人,已是年过六旬了。
至于名号是“真人”还是“道人”,这在当世道家,已经是与境界无关了。
即便是修仙,各国间也分成了无数道路与派别。
既有如天门山般传统的隐世修仙,也有如天引门般的只收女弟子,更有如未国各门派般修行是为了出仕…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今世上,该是早已没有任何一名真仙了。
即便是未国常丙真人,道家圣地之首的掌门、无人知其道行深浅的持国高人,众人也都将他那一副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的面貌清楚看在眼里,知道就连是他也仍未成仙。
既如此,那么在仙人之下,称真人还是称道人,便也只有字号之别、境界之差,而无甚特殊了。
而除高座上一对师徒外,殿内两侧则也同样有一班各派弟子,执掌着未国不同的文武官职,随侍听候。
这天是朝会,此时是正午。
嗖——
在江王、相国及群臣入座后不久,便听得殿外一阵破空声渐响,随后,远处便见到有一人影从空中飞了过来…
朝上众人转头,便见来者脚踏一杆长剑,穿梭风中、御剑飞行。
在长剑飞空带来的气浪与嗡鸣的风波声渐进时,来者便已畅行无阻的御剑穿过长帘、直接飞进了筮天殿内,随后跃下着地,而后,便见那长剑也自行飞回背上、自行开闭了的剑匣内。
“拜见海卢侯!”
殿内众臣见其来,纷纷起身俯首、齐声拜谒…
只见是一目测四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穿一身天青色长袍、乌发披散,腰挂佩剑,佩戴着许多珠玉坠饰。
虽被称为“海卢侯”,然此人其实正是数日前方去过一趟乐国、如今又从江国归来了的,未王的同门师弟、常丙真人的师侄——
未国大庶长,安邴!
“海卢侯”是他的爵号与爵位,亦即,在邘意被降爵前,他在未国的爵位、是与邘意相当的。
爵位与官职有区别,在未国,侯爵高于大庶长,众臣在朝堂上、便要以其爵位称呼。
如同姜杵在江国,更多时候被称为大将军而非虔公是一样。
虽早已不再是由黎王室册立、而是各国随心自封,然各自爵禄与实际权力还是有所区别的。
如同黎天子虽名义上高于七王,但却早已不能在七王面前相提并论、或与之同日而语般。如今安邴虽是侯爵、高过了邘意,但远没有把持未国多少兵权,且也绝做不到以名望及军心威慑便使四野拜服、朝堂畏惧,使自己有政变成功的可能与把握的地步。
而他,也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拜见我王,相国。”
安邴则径直走来到高座下,面向未王与常丙真人、恭敬俯首作揖。
朝堂上或官方场合需如此称呼,而私底下,他们是能以师门关系,如师伯、师兄弟及道号等相称的。
未王只点头应了下、便看向了师父去,朝堂上的他是早已没有了话语权。
“嗯,回来得倒挺快的。”
见到安邴竟是抛下使节团御剑赶回,常丙真人应罢、不免也有些好奇,遂抬手抚须询问道,“郢郸的消息,不是已飞谕通知了么?如此着急赶回,是为何故?”
“禀相国,事有突然反转。”
安邴禀报道,“就在臣离开郢郸一日后,既朔夜,金雀宫便发生兵变。留在郢郸的宣国质子杨郜引兵作乱,但被虔公镇压平定,全军覆没,仅以身免遁走。虔公在江国悬赏通缉杨郜,并公开与宣国断交。”
“什么?!”
“这…”
众臣听罢,纷纷哗然,各皆震惊错愕…
“呵…原来如此,本相明白了。”
常丙真人则是直接从中听出端倪,抚须咧嘴一笑便答道,“姜杵此前不答应,正是因为还有个杨郜在郢郸,江、宣之间有建交,这是我们不曾掌握的情报。不过如今,这也算是过时消息了。他与宣国断交,那这仗,他是不想打也得打了。”
“相国说的是。”
安邴应和道,“那么,敢问相国,是否已决定出兵支援邘意?”
“出。”
常丙真人点头应道,“你去江国这几日,司马常辛已从雍邑各门派点了六百剑修,如今正在集结、准备开赴乐国。”
剑修,指的便是以剑为兵器的修行者,这也是天下道家弟子中的绝大多数。
如同范远,便属于剑修之一。
未国虽是举国兵勇皆道士,寻常者都会剑术,什么传音、符咒等各类术法也是各有掌握,精英者更能御剑,再加上粮草消耗相对极少,如此兵种放到任何地形地势的战场上,轻松以一敌百皆可说是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培养这种“士兵”所需的时间与成本,损失一个所带来的代价,却也同样是巨大的。
它国练蛮力的士兵们,通常十几二十岁应征入伍,操练一两个月便足以上得战场。遇到危急时,更能通过“急征”、“扩召”,来在短时间内“变”出大量兵力,顶上前线。
以法家的军功爵制,再有什么先登、夺旗、斩将类的重赏,即便是民夫,也足以迅速转化为精兵强将。
而在未国的道士士兵们,却不仅先要有天资要求,接着更是要幼年入门,从小过着修行生活长大,最后才能出来到未国的庙堂或兵营中,成为属于未国的利剑…
所以,这便导致了未国虽兵种够强,但兵力极少,且除了提前隐藏好的兵力外、做不到短时间内的急速征召。
其余六国能常备数十万大军、并能在战时还不断征召时,未国则只能有最多数千过万而已,还无法临时增加。
六百剑修派到战场上时,虽可能足以等同六万大军…
但若照此算,便是每损失一个时,也就等同于是百人级的损失了。
“司马!”
常丙真人叫罢,转头看向了殿内武臣一排去。
“禀相国。”
随着殿内众臣目光尽皆聚焦过去,只见一名相貌上看起来年纪与相国差不多的白发老者站起了身来,俯首作揖应道,“六百剑修今早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进发乐国了。”
此人便是未国司马,常丙真人的师弟、江王汤楚的师叔,安氏族长、与安邴有血缘关系的父辈人物——常辛真人!
与族侄同样是侯爵,但只知其出自安氏、俗姓是“安”,名则是已无记载了。
“好。”
常丙真人点头应罢继续说道,“如今是万事俱备,只等邘意起事,以及我未国进军的一个战争借口了。”
“禀相国。”
接着,便见常辛真人继续说道,“那邘意曾称,禽阳之会后,他会在乐国境内加强封锁,使乐都临蓟消息闭塞、接收不到东来的情报。如若情况属实且进展顺利的话,臣以为…我等可以先行进军乐国。”
“嗯…”
常丙真人应罢、抚须思虑片刻,随即转回头去,看向未王问道,“我王以为如何?”
“这…全凭相国处置。”
未王则唯唯诺诺,在师父面前,应允得是态度卑微无比。
“啧。”
见状,常丙真人便又转回来,面向朝上众臣,清了清嗓后、便开口朗声询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浑厚有中气的声音回荡在殿内,百官群臣随即开始了一阵小声议论。
很快,便在常丙真人、江王、常辛真人与安邴的目视中,又皆彼此各自点头应下,而后纷纷转看向了高座方向来。
“我等认为,司马所言有理!”
众臣纷纷抬手作揖,齐声应和。
“好!”
常丙真人微笑着应罢,便看向安氏叔侄朗声道,“司马,大庶长,现就命你二人,作为大将、副将,统领六百剑修,进发乐国,驻军禽阳城外!随时预备配合邘意政变!”
“臣遵命!”
常辛真人、安邴二人遂皆俯首,作揖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