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宗族(1/1)
段兴武背对寒潭方向,直挺挺的站在洞道中间,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陆云芊拿着蜡烛走上前,轻咳一声说:“武哥,谢谢你!”
段兴武转过身,见陆云芊已收拾妥当,人也没有不适,浅笑道:“自家兄弟,哦不,自家妹子,不用道谢。”
这么久的相处,陆云芊相信段兴武的人品,人家愿意把她当家人,她也想多个哥哥,再次通过招财征求苏慧兰的意见,是否介意多几个孩子。
苏慧兰说她喜欢热闹,那样才有家的氛围,只要人品没问题,多少个义子义女她都接受。
得到苏慧兰的答复,陆云芊便向段兴武主动交代自己的身份,至于陆正宏,自己说的话,99%他都是支持的。
“武哥,我的真名叫陆云芊,你叫我阿云或芊芊都可以,我们本住在并州府,只是那里不太平,才到南方避难。
我是担心女儿家装扮不便远行,才女扮男装的,本想安定下来后再和你们解释,抱歉。若武哥不嫌弃,我们今后就是异姓兄妹。”
段兴武笑道:“我很乐意多个妹妹,以后你就和晓蕾一样是我亲妹妹!你的做法很对,这一路我们不知遇到了多少流民山匪,不谨慎点走不到此处。我不曾怪过你,只是有点意外,或许是你装扮的太好了,让我没往他处想。”
陆正宏在一旁开玩笑的说:“还是我有福气,又多了个义子。”
段兴武给陆正宏行了个礼:“阿武拜见义父!我去问下晓蕾和阿文,若他们愿意,我们三个一同来给义父磕头。”
陆正宏:“好!等和你们义母汇合,我给你们补上礼物。”
段晓蕾和段兴文对认陆正宏为义父,陆云芊为义妹这事无意见,这一路过来,要不是人家的关照,他们就算没死在并州,也病死在了路上。
爹娘都不在了,若能多个义父义母,他们又是有家有爹娘的人了......
陆正宏和段兴武三兄妹说好了,等安定下来,就摆几桌酒办个认亲仪式,大家无异议。
陆云芊是女儿身这事,段兴武向大家简单解释了下,是方便出行才如此,大家表示理解,没有多问。
隔天,艳阳高照,陆正宏和陆云芊去城里查探情况,其他人继续在山洞里休息。
寒潭里的水,陆云芊交代大家不要食用,免得引起不适或有人不小心跌到里面,让大家去附近另找水源,他们会尽快落实住处。
父女俩穿着木屐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行走,每走一下,裤腿上就沾上几块泥土。
陆正宏嫌木屐走路太慢,还溅的一身泥,索性脱了木屐,卷起裤腿,像他年轻时在农村里那般赤脚走路。
陆云芊见她爹一副轻松的模样,也脱了木屐卷起裤腿,发现确实轻便不少,走路也快了。
段兴武担心两人在城里遇到麻烦,想跟着,被陆云芊婉拒了,等落实了住处,就要把她娘放出来,段兴武跟着不方便,且自己现在露出皙白小腿在外赤脚走路的形象,想必一个古人是无法接受的。
段兴武为人虽仗义,但骨子里还是守旧的,就不要挑战他根深蒂固的认知了......
卷着裤腿在城里行走不雅观,父女俩不想被人议论,见城门口附近有个水洼,将脚上的泥洗干净,整理好着装,穿着木屐进城。
东安县城无需交入城费,连路引都没查看,直接放行。
城里的路,也是泥土路,被人和牲畜马车碾压后,坑洼不平,时不时还能看到牛粪和马粪等,和电视里干净的石砖路,不一样。
街道两侧有各种酒肆、布庄、茶楼、客栈、银楼、糟坊,不知是不是因今日道路不好走,各商铺里没几个客人。
陆正宏和陆云芊将主街道逛了一圈,找人打听牙行的位置,买房买地,还是要找专业的人。
牙行管事姓张,和陆正宏、陆云芊套了会儿近乎后,询问他们想买什么样的房子和田地,他这里都有。
陆正宏按照和陆云芊商量好的说辞:“在下姓陆,因北方受灾,不利母亲养病,受家兄所托来南方寻一处宅子和田庄,以便母亲和家人过些时日来休养。
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怕言语习俗等的差异,犯了大家的忌讳或引起其他的冲突。
不知城里有哪些空闲的房子,或附近有没有陆姓的村庄,我们想在那周围买庄子和田地。我们同为一个姓氏,百年前说不定还是一家,大家应能包容和关照一二。”
自古农村就重视宗族势力,有些宗族势力小的家族为了不被欺负或家里有事时有人帮衬,还会和其他人拼宗族。
今后就要在东安县落户了,他们作为外来户,人员也不多,要想融入本地平平安安的生活,必须借助当地的宗族或寻找其他的强大靠山,否则在这乱世,就只能和那些毫无话语权的最底层老百姓一样任人宰割。
陆正宏前世的老家在距离东安县不远的陆家村,但大虞国是他们从没听过的朝代,不确定这里是否也有陆家村,就算有,他们一群陌生人突然到访,人家搭不搭理是一回事,要想落户估计也要低声下气,仰人鼻息。
陆正宏和陆云芊都不愿活在别人的操控下,不如通过牙行买好房产和田地,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日后再想办法搞好关系,大家也能和平共处,互惠共赢......
张管事拿出他的札记本翻找,半晌后,说:“陆老爷,这附近没有叫陆家村的,倒是有一个叫双塘村的村里住了些陆姓的人家。
那个村子因村前有两口水塘而得名,村子里住的是陆姓和钱姓两个宗族,整个村子有600多人,在这一带算是较大的村庄,正好那里有个庄子和五十亩良田要出让。
庄子很大,有二十几间房,自住或给长工仆人等住都可以,二位若诚心想要,我可带你们去瞧瞧,离城里也不远,驾牛车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