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儿子倒也不必如此自信(1/1)
“闭嘴,你这个混小子,谁让你去找裴大师的。”李向喻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个蠢儿子自作主张,也不知道有没有惹怒裴大师。
万一裴大师不带他造反了怎么办。
李文敬被骂懵了,好端端的,他爹怎么骂他呀。
他委屈地看着父亲:“爹,这可是要杀头的呀。”
“她敢把这事都告诉你这个外人了,你觉得她还会怕杀头吗?”李向喻斜睨了儿子一眼。
李文敬听完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眼睛里闪过一抹亮光,他不可思议道:“这是不是说明她把我当自己人了?”
李向喻一时间有些无语。
儿子倒也不必如此自信。
“行了,此事你别管了,也不要往外去说。等明日她找上门来了,再说吧。”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示意他赶紧回屋歇着。
李文敬知道这是掉脑袋的大事,自然也不敢往外胡说。
李向喻让儿子好好休息,自己倒是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裴大师找他,究竟会说什么呢?
第二天,裴知夏准时来了。
“大师,呵呵呵呵。”李向喻见到她,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能傻笑。
“李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我要造反,所以来问问您打算怎么选。是跟着我一起,还是选箫鸿熙。”裴知夏早有准备,因此不见半点慌张。
见她淡定自若地喊称呼皇帝的大名,李向喻在心底捏了一把汗。
这可真是不把皇帝当一回事啊。
“大人无需担心,不管选什么,我都不会伤害您。”裴知夏鼓励他大胆开口。
李向喻试探道:“不知大师是要助何人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阁亲王府小世子,萧培元。”
“传闻可是真的?”李向喻又问。
“自然是真的。”裴知夏肯定地点了点头。
当时她替萧培元解开被锁的魂魄时,就知道了,是陵云子动的手。
好端端的,陵云子为什么会对阁亲王府的人动手,当然是因为皇帝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但是自打她让人把这消息放出去之后,箫鸿熙日渐暴躁就说明她说对了,戳中了他那见不得光的小心思。
“陛下怎能这么做呢……”李向喻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自然知道皇家无亲情。
只是没想到皇上明面上对阁亲王百般优待,却又在背地里暗暗下毒手。
这种伪君子比真小人还可恶。
“大师可有把握?”李向喻又问。
“自然是有的,如果李大人能助我,那把握就更大了。”裴知夏笑意盈盈。
李向喻原本就想好了要帮她,听她这么说,心里就更放心了。
“不知大师想我如何助你?”
听到他这句话,裴知夏便明白了。
他在箫鸿熙和她之间,选择了她。
“你先把我二舅舅和外祖父断绝关系的事情告知陛下,说清楚你打探到的消息。记得不要直说,只说得隐晦一些就好。你的信,应当比我二舅舅的车马走得快吧?”裴知夏打算让李向喻帮二舅舅获得皇帝的信任。
“这合适吗?”李向喻大惊失色。
他还以为裴知夏要让他帮忙瞒着这件事呢。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裴知夏笑了起来。
“我们还什么都没做,他就直接率兵来了,到时候我们再反,有理有据。”
她并不打算立刻揭竿而起,她要让世人觉得是他们已经避无可避,最后才反抗的。
“行,一切都听您安排。”李向喻十分恭敬。
“对了,你身边的人,如果不能确定全都和你一条心,记得先处理好。”裴知夏提醒道。
李向喻想赌一把从龙之功,可他身边的人就未必了。
“我明白的。”李向喻点点头。
这种杀头的大事,自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幽州最大的官员拉上船了,就差乌城的了。
裴知夏眼眸微眯,思忖着该如何把乌城的知府薛宗魏给拉到自己这边来。
她想了想,决定让李向喻帮他办成这事。
“李大人,我有一事相求。”
“大师不必如此客气,您尽管吩咐。”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李向喻也不摆什么官架子。
裴知夏压低声音,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告诉了他。
“好。”李向喻点点头,立刻按她的吩咐去做了。
……
“大人,城中最近多谣言,是不是应该好好查查啊?”乌城通判赵长伟敏锐地意识到了乌城的不对劲,立刻上报给了知府薛宗魏。
近来不知道是什么人在民间造谣,现在上至八十老人下至三岁幼童,都知道皇上用邪术害阁亲王府世子的事情了。
而且这种谣言愈演愈烈,一些百姓们在闲谈时,竟然说出了皇帝不配为君这种话。
他们乌城离京城最远,所以平日里大家对皇上并无太多感觉。比起皇帝,他们更害怕乌城的知府薛宗魏。
毕竟山高皇帝远。
皇上管不到他们这边,可薛宗魏可以。
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敢直接妄议皇帝的事情。
这不对劲。
“嗯,是该好好查查。”薛宗魏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那咱们要上报吗?”赵长伟请示道。
“无凭无据,只有几句百姓的妄言,这是能上达天听的吗?”薛宗魏面色顿时冷了下来。
“大人说的是,下官鲁莽了。”赵长伟立刻低下了头。
“此事交由你来查办。”薛宗魏吩咐了下去。
赵长伟答应了下来。
等他离开后,薛宗魏又翻出了李向喻送来的信,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先前的乌城官员已经被北疆人杀得一个不留,所以需要外调官员来此。
这里的空缺需要人来补。
谁不知道乌城难守,来这里当官那是九死一生。大家伙都不愿意来,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轮到自己。
都怪那该死的都指挥使,竟然向皇帝进言说他合适,皇上听信都指挥使的谗言,把他明升暗降踢来了乌城。
他才刚刚有了孙子,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就被分配到这里来了。
他怎能不郁闷。
昨日,隔壁的知府李向喻手书一封让人送来给他。
他看完之后久久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