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西北皆震恐,加急造马蹬2(1/1)
赵旻心道:不愧是陈登的下属县令,梁习也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小伙子有前途,老子看好你!
赵旻微微一笑:“子虞,此事不难解决!水田可养鱼虾之属,且可借蛙以除虫,我有数卷简册,待临行前必交于你。”
赵旻说的,是后世的水田立体种养模式。
简言之,便是鱼与稻互生互长。
这时代没有占城稻,要实现一年两熟,不但需对水稻进行反复杂交配种,而且需广做田间试验以确定产量;
此外,稻米口感也不能不考虑。口感差的稻米,无法作为主粮。
所以,这种事儿没有七八年下不来。
在此之前,若想增产增收,惟有推广水田立体种养模式。
水稻不够,鱼虾来凑。
而且,秋天鱼虾长成后水田放水,还可改为旱地种一季葵菜。
那么问题来了…盐!
腌制咸鱼,无盐不可。
所以,无论如何,赵旻都必须出征凉州,凉州有的是盐。
言归正传。
梁习万万没想到,赵旻居然对水田也有研究。
不能怪梁习惊诧万分,因为徐州大部分区域,都是种植小麦和粟,海西县也不例外。
而且,梁习是陈郡人,主食也是粟和麦。
其实后世也一样,淮北食面,淮南食米。阜阳市太和县牛肉板面天下闻名。
而九江郡恰好位于淮南,即后世淮南、蚌埠、滁州、合肥及芜湖、马鞍山一隅。此地种水稻已有多年。
水稻,恰恰是梁习不熟悉的领域。
梁习本古井无波的俊脸上,表情有些激动。
“主公莫非谙熟水田?”
赵旻微微一笑:“略懂一二。然子虞若依我之策,必可富民焉。”
赵旻这大笔袋,装笔装得毫无痕迹。
言罢,其人站起身,神情肃然。
“九江黎庶,便有劳子虞、文向二人治理。你二人身为一方府君、都尉,当视黎庶如子侄,切不可肆意妄为也!”
其人复又看向鲁肃,陡然间声色俱厉:“子敬,告知子鱼,九江已纳入豫州牧治下。若九江官吏横行无忌、鱼肉乡里,其人便提头来见!”
众人皆凛然。
鲁肃作揖道:“肃谨领命!”
九江郡寿春,本为扬州刺史部治所,但如今扬州另外五郡中,庐江、豫章、丹阳、吴郡和会稽皆已归孙策,所以赵旻索性将九江郡纳入豫州。
这时代的南方沃野,因一无外贸,二无人口,三无耕地,故大多为不毛之地。
扬州大江之南四郡中,惟吴郡、丹阳郡(长三角一带)为鱼米之乡,会稽、豫章(长三角外浙闽地区)皆贫瘠。
山越人可绝非蛮族,那都是为躲避徭役、苛税逃入山中的大汉子民。
交州为后世两广富庶繁华所在、及湄公河三角洲千里沃野,可在这时代…一言难尽。
后世占城稻,不知养活了两宋、元明数百年来多少人口,但这时代…
所以,赵旻任重而道远。
鲁肃又道:“主公,九江郡因袁公路倒行逆施之故,而今元气未复,可否免税、免役?”
刘晔向鲁肃作揖:“子敬,九江不可免税免役!九江几无有田亩之农,今田亩皆归于郡望也。”
刘晔与鲁肃皆是九江人,袁术有多倒行逆施,他俩心中最清楚。
鲁肃之所以曾资助周瑜,便因寄希望于周瑜推翻袁术之故。
但刘晔还不同于鲁肃,刘晔曾于九江称雄一方,对底层较为了解,因而其人仇视压榨黎庶的望族;
鲁肃则出身于郡望,也就是郡中望族,其人对九江底层疾苦的了解,远不如刘晔。
赵旻失笑:“子扬此言差矣。九江望族亦为大汉子民,其众亦曾饱受袁公路荼毒,免税无可厚非。
然望族需遣壮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子虞,此事由你统筹,如何免税,如何兴农事,皆由你自决。
涵盖免税、兴农、屯田等一应策略,你上报至谯县豫州牧衙署即可。”
梁习目光炯炯,显然已洞悉赵旻此举意图。
显而易见,赵旻的目的在于安民、拓荒、兴农。
只要望族日子好过,他们才会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虽然这时代没有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但汉末的士族们,道德底线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赵旻对梁习越来越欣赏。
小伙子居然如此快便领会了老子的精神?老子看好你哦!
于是赵旻彻底放下心来。
没错,这个腹黑男已经在施展自己的预案,凡事未雨绸缪,绝对没错。
至于赵旻预的是什么事?
后文自有交待。
赵旻已经看出不好的苗头,但他无暇也无力改变这一切。
历史的惯性实在太强大。
赵旻下令颜良、徐晃召集兵卒准备返程;又令陈登尽速赶回广陵,屯重兵布防长江沿岸;
最后,赵旻令刘晔、步骘及杨修整备粮草、辎重…
陈矫已经被赵旻留在谯县,协助华歆处理豫州政、军公务,半年内不会返京。
这同样是赵旻预案的一部分。
赵旻既然要将凉州做为战略重心,便决不允许其他区域存在哪怕一丁点儿隐患。
待麾下臣属各自忙碌起来,赵旻这才去找孙尚香。
赵旻找到香妹子时,其人正兴致勃勃地教俩徒弟拳术。
香妹子以脆甜的声音,一本正经道。
“拳学之道在凝神,是故欲习文者,必先习武也!惟其如此,你等方可聚精会神,事半功倍!”
还别说,香妹子这套理论确实逻辑自洽、条理分明。
赵旻登时对小老婆刮目相看。
因为不管习文还是习武,确实都讲究聚精会神、心无杂念。
赵旻暗暗颔首:小老婆以女儿身,竟可练成如此武艺,确有过人之处!
随即他拍了一下脑门。
“阿香,今出征凉州在即,我等需即刻启程返京。”
孙尚香立刻将“凝神”抛到九霄云外。
“妾亦欲随夫君出征!”
赵旻含笑应允:“自当如此!”
睿智如腹黑男,才不会与老婆吵架。
饶是腹黑男百战百胜,也绝无可能赢下这种必输之事。
见夫君如此乖巧懂事,孙尚香芳心大悦。
若非有俩小灯泡在场,香妹子一定会主动献上香吻。
于是,其人娇喝道:“阿彰,阿植,速作准备,即刻启程!”
俩孩子躬身作揖:“是!”
言罢,其二人对赵旻匆匆行礼后,便各自去收拾行李。
也不知香妹子给俩孩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这俩孩子竟然对其人无比恭谨。
赵旻猜,一定是香妹子亲手展示了其人徒手碎大石…啊呸!破青砖的绝艺,吓住了俩半大小子。
一切准备就绪,赵旻匆匆上路。
而就在赵旻一行人急匆匆赶回许都之时,“卫将军一夕定寿春”的传奇,再次传遍大江南北。
最先得知此事的,当然是隔壁江夏的黄祖。
其人先将急报送至襄阳,随即严令麾下士卒:
诸君务必据守江夏,不得滋扰汝南及庐江!
黄祖想骂娘。
因为当今天下人尽皆知,赵旻和孙策关系不正常…所谓龙阳之好,了解一下。
而这个消息的源头…此刻正在黄祖帐下。
没错,那人正是江夏李通李文达。
紧随其后,刘表再一次召集荆襄士族们议事。
“诸君,而今卫将军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我等如之奈何?”
蔡瑁仍是第一个发言。
其人微微一笑:“明公勿忧,愚以为,而今某等当赂骠骑将军,以安卫将军之心也。”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其余人纷纷出言附和。
刘表感觉心好累。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其人无奈地挥挥袍袖示意散会。
当然,待众人走后,刘表长叹一声,对自己亲军司马道:“速调拨五千精锐,尽快赶赴江夏西陵,助黄将军严密守御孙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