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高士,谋诸地(1/1)
董昭呵呵一笑:“从文是想借昭之手招降诸县?再借昭之力,潜入陈留?
然则,张绣一介西凉武夫,且又急欲立功稳固其位,你欲如何说降其人?
此二郡乃许都咽喉,孟德对其部署极为周密,你欲如何行计?
再者,程仲德此刻便在东平国,你欲如何瞒天过海?昭虽不才,亦颇有些微谋略,昭想不出破解之道,还请从文教我!”
不知不觉中,董昭的自称已发生了变化。
赵冉对此瞠目结舌。
赵旻心中得意:老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们虽然智商极高,个个精明狡猾,却不如我了解全面情况!
老子便是要充分利用这种囚徒困境,将你们这些大牛、小牛们逐一收至我麾下。
老曹那人才收藏癖算个渣渣,他有老子这个穿越客高级吗?
于是乎,这个“庄毕凡”深深一揖。
“先生请看!”
他以手指蘸汤…也就是热水,在几上画下一副如今汉末的地图。
董昭和赵冉都凑到几旁,顿时一惊。
盖因…他们霍然惊觉,他们的格局,与胸怀天下的赵旻相比,委实有些狭隘。
“先生请看!当今天下大势,尽在此图中!”
他分别指向官渡、洛阳、河内、许都、陈留及汝南、宛城。
“此为天下大势相争之中心!然否?”
见二人颔首,赵旻又指向九江郡之寿春、柴桑二地,以及扬州庐江、丹杨、吴郡三郡,荆襄之襄阳、江夏。
“二位请看!寿春、柴桑、庐江毗邻汝南,襄阳、江夏毗邻南阳,丹阳、吴郡为孙策平定江东之根据!以上诸地,临近大势相争之中心,然否?”
见二人再次颔首,赵旻这次指向益州、三辅、汉中。
“这些州郡,虽距天下纷争之中心较远,亦为平定天下之要地,然否?”
这次他不待二人表态,便指向凉州、雍州、交州、南中以及…广袤无垠的北疆、辽西辽东。
“二位请看,这些土地,乃大汉鞭长莫及之地,然则,这些土地亦有丰饶沃土!
前汉高祖及惠帝父子、文景二帝、武帝等高皇帝雄才大略,苦心经营之下,至前汉武帝朝,我大汉征服这些土地,且驱赶匈奴、封狼居胥,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矣!”
董昭忍无可忍:“从文,这与官渡之战有何关联?”
赵旻笑着抱拳:“先生且稍安勿躁,这些土地虽远离天下纷争之中心,却同样与官渡之战有关联!”
董昭耐着性子道:“请恕昭愚钝,昭愿闻其详!”
赵旻心道:我若不以天下之大格局压制你,你这智力和政治被暗耻低估、才能犹在沮授那只会放嘴炮者之上的高士,焉肯服我这毛头小子?
于是他不疾不徐道:“旻听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旻之妙计,务必从全局、万世着眼考量,方可执行!
二位请看,曹操名为奉天子,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篡权不臣之心世人皆知!
然则荆襄刘表,益州刘璋,均为汉室宗亲,旻以奉天子秘诏之名相召,其二人不敢不从!
江东孙策,名为汉臣,且其以汉臣之名平定江东,亦不敢不从!遑论豫州、徐州与江东接壤。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他不待二人回答,又重重点了点徐州广陵郡。
“孙策之弟孙权,三月内必攻此处!我要助陈元龙退之!徐州归心,正在此时!”
孙权攻徐州广陵时,正值曹操官渡鏖战之时,陈登无奈之下派陈矫求援,然则…援兵未至,陈登便以巧计吓退孙权。
此后,孙权便做了一件见不得光的大事。
此为后话,咱们后文自会详细讲述。
此时,董昭已明了赵旻的意思,他缓缓颔首,拈须沉吟不语;
赵冉却显然未全部听懂。
“少君,然则,这与官渡鏖战似乎并无直接联系?”
赵旻坚定颔首:“有!不但有联系,而且…”
“这些是胜负之关键所在!亦为主公安身立命之本也!”
董昭断然道。
他深深一揖:“主公之计,昭已知之!昭这便修书一封,敬盼主公佳音!主公欲兴复前汉之伟业,昭钦佩至五体投地!”
饶是赵冉阅历学识不俗,也一时之间未反应过来。
“这…”
赵旻大喜,当即扶起董昭,复又向其深深一揖还礼:“旻得先生相助,成就大业指日可待也!”
董昭扶起这位让其心悦诚服之主,两个腹黑之人相视大笑。
这时若有背景音乐,歌名一定为…《懂你》!
见赵冉愕然,董昭拈须笑道:“大兄难道还不知,主公欲以兖州两郡之地立足,奉天子秘诏占据兖、徐、豫三州?”
赵旻笑着补充:“旻仍奉袁绍为主公,若其怀有异心,旻自当代天子伐之!当然,此乃六七年后之事。”
赵冉仍未反应过来。
他着实无法理解,奉天子秘诏与占据三州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董昭不再理会这个半老头儿,他取出笔墨与帛,便急匆匆写下一封信,恭恭敬敬交给新主公赵旻。
“成与不成,关键在主公!若此事成,咱们再谋进兵之事,若事有不谐,主公当及早脱身返东郡!”
言罢,他解下印绶,加盖了其魏郡太守之印。
因持有东郡太守印绶的刘延被俘,仓促间董昭便只能以魏郡太守之名义主持东郡军政。
赵冉看得分明,那是董昭劝降张绣之文书。
至于张绣投降的对象…当然不是赵旻,而是大汉天子刘协。
赵冉忍不住问道:“计将安出?”
赵旻笑着抱拳:“阿叔随我至陈留,若张绣意动,董公可返回许都向陛下请秘诏,有秘诏在手,加封张绣为后将军,再加以袁绍兵威震慑,张绣必降也!
阿叔须知道,张绣名为汉臣,实则投靠曹贼为虎作伥,万幸其人尚无罪行,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董昭笑着抱拳:“请大兄掩护主公平安抵达陈留,恕昭不远送,请!”
赵旻收好劝降信,抱拳作别:“董公且静候捷报!来日旻若开府,董公必为旻第一重臣!兖州士族,亦与豫、徐士族并列!”
历史上,董昭是曹魏开国元勋,赵旻决不能让这第一个投靠自己的高士,比其历史上地位还要低。
因此,他的潜台词当然是万石三公和堪比留侯张良、献侯陈平的一字县侯。
当然,董昭在这个时代的能力,也不亚于这两位先贤大能。
董昭当然听懂了赵旻的潜台词。
在赵冉瞠目结舌的表情中,董昭行了个顿首礼。
赵旻连忙以顿首礼还之。
百年之后,他们君臣这一番关于天下大势的对答,被史官称为《濮阳对》。
虽然史官总结出的《濮阳对》内容中,涵盖到二人讨论天下一统为何,何以一统,以及一统后如何治等等,其实有八成都是后话。
但这就是历史的归因效应。
董昭在门内目送二人远去,笑着喃喃自语:“鸿鹄之志,岂燕雀可知哉?孟德之志,差从文远矣!”
仍有些晕晕乎乎的赵冉,亦步亦趋地跟在赵旻身后。
他至今仍未想通,为何年近半百的董昭,竟会认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为主公。
赵旻似是知道其人心中之疑,当即笑着回头:“阿叔莫多问,到车上旻自会详细为阿叔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