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北地的规划(1/1)
李宽看着手里的长剑,面色凝重。
阎立本毕竟一介书生,已经闭上了眼睛站在一边,他是在不忍看到这样一幕。
阎立本跟随李宽时间不长,王老管家,是跟随李宽多年的老人了。
外界不管怎么说,这两人都知晓,楚王爷情深义重,做出这个决定,也艰难万分。
这刺杀皇帝的罪,谁也不敢私放嫌犯,事发了,不管是王爷也好,还是皇亲也罢,纵观历史,没有人能善终的,所以尚鹰必须死。
尚鹰闭着眼睛,就等着李宽的剑砍下来,谁知道等了好一会,就听到李宽说:“尚大哥,长安你是待不住了。你只能按照我的安排离开长安了。”
尚鹰睁开眼睛,就看到李宽正忙着把他身上五花大绑的绳子有利剑割断,他惊讶的瞪大了虎目:“小王爷,你这是……”
李宽笑了笑:“你兴许是要利用我,但是我真的把你当成了好大哥,我舍不得杀你。起来说话吧。”
尚鹰面露惭愧之色,李宽拉着他的手坐在案几旁,亲手倒了两杯酒皱眉思索道:“长安你不能再待了,天策府手腕狠辣,就算不是官面来捉你,你也会死在天策府死士手上。”
这是要放他走?
尚鹰心里惊讶难耐:“楚王,我利用你,你对我如此这般,我怎么报答你?”说着就要朝着李宽跪拜下来。
他父亲单雄信就是讲义气的好汉,要不然也不能名留青史,尚鹰觉的李宽此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阎立本在旁边也有点犯嘀咕,他知道李宽在这件事上是冒了天下之大不为,作为楚王府长史他本想提醒李宽这件事的隐患,但是想到正是因为自家小王爷是重感情,礼贤下士的人,他阎立本不是才死心塌地跟着楚王的吗?
于是本来到了嗓子眼的话,阎立本又咽下去了,心中暗暗下了决定,只要楚王做的决断,他这个谋士都应该是无条件支持的。
李宽微微一笑,连忙搀扶起尚鹰,情真意切的说道:“尚大哥不必如此,我并非没有要求,若是尚大哥想去报仇,自可去报仇,被宫外的金吾卫射成筛子,本王也会想办法把你的尸首要回来,加以厚葬。”
尚鹰这个七尺男儿眼圈一红,李宽站起来看向北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报仇。我自会助你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王老管家在旁边沉声说:“尚鹰,你想好,莫要让小王爷的努力白费,今日找了死囚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演这方术替你去死,又特意找了李淳风李天师,越王李泰等人来观看,就是为了让你脱身,机会难求,你怕是从这走出去,天策府的人就会盯上你。”
王老管家朝着李宽叉手道:“也会盯上小王爷。”
阎立本在旁边也劝解道:“尚大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家王爷进退两难,能帮你到此已经是逆天下之大不为,你要知晓分寸,明白进退。”
尚鹰知道李宽为了他确实是做到了最好,李世民是他的父皇,李宽既然知道了内情,大可抓住他向李世民邀功,但是李宽没有这样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了一出戏,让所有人知道宜春院的掌柜尚鹰已经身死道消了,人死了,就有了交代。
尚鹰想了想,他老泪纵横,朝着李宽深深一拜:“尚某还请小王爷指条明路。”
李宽见尚鹰这是放弃了,心中松了一口气,拉着尚鹰重新坐下,为他规划之后的出路。
“这几日风声正紧,暂时不要露面了,原先的宅院也不要回去了。”李宽思索再三说道:“北边那边已经有消息,活捉了谭盾单于,已经要开始班师回朝了,等过了年,北地会春暖花开,有消息说,大唐会在那里建立都护府。”
尚鹰点了点头:“王爷的意思是?”
李宽站起来,微微一笑:“既然有地,有人,那咱们就要去做生意,要花钱,也要挣钱。”
尚鹰微微颔首,这他拿手,跟着李宽这么久了,耳濡目染不光在怎么花钱上非常出色,怎么赚钱他也有了李宽的这种思路。
不用多说,现在这边的酒水就是最好的硬通货。
“听闻北地游牧民族好喝酒,但是他们只会做简单的马奶酒,大唐男方有茶叶,他们以牛羊为食,需要喝茶化食,他们本地不产茶叶,就需要买茶叶,他们的马匹和牛羊很健硕,我们可以买回来,他们没有工业,琉璃器在他们那里还是宝贝,可以把琉璃器带过去,还回来马匹和牛羊,泥巴换马,这买卖到哪找去……而且那边还是处女地,尚大哥去就是第一人……”
李宽越说越高兴,旁边的阎立本眼睛大放光芒,王老管家也不停的颔首。
控制一个民族,要从控制他们的经济开始,等他们需要的东西都得从唐人手中购买,等他们的孩童都需要唐人的老师去教课,等他们的课本都需要唐人去印刷。
那么这个民族被唐人通化,只是时间问题。
“等做到这一切,到那个时候,尚大哥就是在草原上称王也无不可,但是不能是明面上的……否则下场和现在的单于一样。”李宽收敛眼睛中的精光。
尚鹰也不停地点头,他站起来看向长安皇城的方向,心中叹了口气。
宜春院原先的掌柜被方术士表演意外烧死,这件事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
这段时间恰逢要到除夕,这件事惊动了当今皇帝李世民,下令全长安抓捕方术士,不管男女,一律严查。
李宽第二日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工部那边也开始休息了,和现代企事业单位放年假一般。
他有件事得去问问老狐狸长孙无忌。
车上拉着两马车的礼物,马上年底了,李宽打算这几天给各位大佬送送礼。
程咬金是要去的,房玄龄府邸也是要去的。
尉迟宝林那个门神老子尉迟恭据说还在快马加鞭的从洛阳回来,白马寺明年还得接着修,也是要去的。
徐世绩应该已经在大军开拔回来的路上了,据说专门有一辆延绵不断的车马队上,拉的都是突厥人的人头,军神李靖说是回来之后就要辞官挂印,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
这些消息大部分来自十二道令牌会议,李宽虽然身处长安一隅,但是全国的消息他都能知道。
他还知道,前几天,长孙无忌给李二提议,清河崔家那个死了子弟,还有太子府的门客宁德的案子,需要李宽来主审。
李宽有点头疼,这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他这个少年郎的身体都有点吃不消。
他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好奇问道:“王老,昨夜那个胡姬呢?”
王老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猜测到李宽会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