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见(1/1)
艾小强顾不得纠结“小强”“小艾”“强子”的称谓,他很急切地想知道曹维栋的现状,不是那种斟酌着如何摆脱关系的焦虑,而是真心实意的担忧。他虽然知道曹维栋和那些大会小会上喊着“反腐”的各类人一样干净不到哪里去,但他还是希望事情不大,很快摆平。
第一次见到崔维栋是在新职人员入职教育会上,感觉这位副经理看起来不过40出头,算不上魁梧,也没有中年人的油腻感,斯文中带点一闪而过的桀骜,算不上亮眼,但很有味道,却眉头轻蹙,看似心不在焉的处在一群或年轻,或老矣的领导之中,不容被忽视。
对于这些领导,艾小强没关注太多,可随着各位领导连续不断的絮絮叨叨,他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总感觉有好多目光时有时无的扫射过他们这些年轻人,打量的赤裸裸,还带着探究,却又无法捕捉到来处,令人警觉的莫名其妙。
或许是做了一辈子工人的父亲有太多的不甘和抱怨,以及怀才不遇,从小听到大的各种“不公”让艾小强对于“领导”往往敬谢不敏,甚至于有些反感。事实上,艾小强自己就是“不公”的受益者,如果没有“子承父业”这种血缘带来的效果,单凭他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生,有什么能力能突破重围,顺利入职这本地人艳羡的大型企业,捧上“铁饭碗”?事实上,真正优秀或者站在顶端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公平或者不公平,他们自己就是天平,左右着“公平”。只有普通人才会一面叫嚣着“不公平”,另一面又渴望着“不公平”,对自己有利时,就得说“公平”,否则就是否定自己;对自己无利时,要说“不公平”,这样才能发泄不满,还能浑水摸鱼。当然还有一种人不在乎“公平”,那就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不是他们跳出三界外,清心寡欲了,而是有些东西离他们太远,无论如何都够不着,又何必瞎操心,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思虑一日三餐更贴合实际。
大大小小的领导讲了个遍,唯独崔副经理一句话也没说,这让艾小强对他有了一些好感。用“?后”去给一代人贴标签其实没必要,毕竟社会发展到如今,多样化的存在滋生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以及思想,“断代”不见得有多普遍性和大众化。像艾小强这种生于90年代末的90后,没经过挫折,没受过贫穷,想法很西式,喜恶更为感官化,取舍也相对随意,大局观和个人主义难免冲突不下,自然不是好管理的员工,起码有别于所谓的“老工人”。
当艾小强把赞许的目光投向崔维栋的时候,崔维栋敏锐的捕捉到了,虽然面上不显,但平静的内心却激起了涟漪,倒不是这个年轻人的赞许有多直白,能让久经大场合的崔维栋有了知音感,而是那个目光中带着的清澈要把他整个人吸进去,那是年少时的悸动。再细看,小伙子已经低下头,如同众人一般,掩饰对会议的厌烦。
倒是个可爱的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