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1/1)
风灵儿似笑非笑的看着刘阁老。
“刘阁老,我敬重你,你是看着咱们大虞建立起来的,可是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你还是要分的清楚的。”
“有些事儿就该您操心,有些事儿他就不该您操心,这个您也是要分的清楚的。”
“不然到时候不知道被什么人利用了。离间咱们君臣的感情,您说是不是呢?”
风灵儿今天涂了一个非常厚重的口脂,颜色明显,坐在上面非常有气压。
“太后娘娘就算是冒死顶着太后娘娘不高兴,老臣也是要站出来说上两句话的,咱们现在确实是没有这个条件,老臣知道水利工程是造福百年的事情。”
“可是我们也不能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这样明显也不现实,娘娘这件事情咱们是否可以从长计议呢?”
“本宫看着参知政事,好像也有话要说,不知道有什么话想说呢?”
最近关于这个水利工程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搞得现在军部大司马都不敢随意张嘴说话了,不然一张嘴就是错?
“秦大人应该也有什么话想说吧,本宫想听听大家伙的意见,你们不用害怕,本宫早就说过了,这朝堂从来不是本宫一个人的一言堂,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随时提出来,本宫也好多多改正。”
军部大司马也莫名其妙的被点了,整个人激灵了一下。
“回太后娘娘的话,我们到底说实话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是担心后续资金会出现问题,”
“而且上次不是说过吗?咱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军备,只有军备上去了,我们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总体实力。”
“可是您这话刚刚说完九,咱们又要投入如此大量的银两,给咱们的水利工程,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呢?如今军队也正是缺钱的时候!”
军部大司马这次也罕见的没有跟着风灵儿走,倒是把风灵儿气了个够呛。
“娘娘微臣也有一点逐渐比较同意军部大司马的意见,你想想咱们这么大的工程就先不说消耗营养的多少了,是不是也要投入巨大的人力。”
“如今,咱们的青壮年都是在编军队里的人,他们如今才刚刚开始训练,更何况家里还有农田等着回去耕种,这样的话,对于老百姓来说,压力会特别大。”
“您之前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怎么可以随意的剥削百姓呢?”
“如果百姓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被剥削了,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的,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又是农民起义了。”
“每年咱们司天监都会提前占卜,之前司天监刚刚上报过一次说今年的天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会有大雨之类的。”
“如果太后娘娘真的想的话,咱们可以放到明年,先把军队建设起来嘛,最近其他国家都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这……”
参知政事这是第一一次如此明晃晃的对上风灵儿,虽然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奈何并不如今根本就没有尚书大人,只能他站出来挑大梁了。
其他大臣也开始窃窃私语,毕竟风灵儿就算是有钱,但是能拿出来的钱也非常有限的。
如果能把这些钱全部都投入到军队上,说不定就可以打造出来一只铁甲。
到时候他们也就不用一听到有人要对他们虎视眈眈,就开始担心。
主要是是事情有轻重缓急,也没有人说水利工程就不重要。
太后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治国之道。
风灵儿简直是被气笑了,底下的窃窃私语,虽然她听不全,但是也大致听到了一部分。
“好呀好呀好的很。为了阻止我的想法,农民起义都出来了。看来本宫今天是非不得不同意你们的说法了。”
“不同意你们是不是还要撞死在这殿上,以死明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要不就快点吧,本宫还挺着急的”。
风灵儿收起了自己脸上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整张脸都拉了下来。
军部大司马没忍住,狠狠的盯瞪了一下肖融。
都怪肖融,自己明明跟着风灵儿出去了一趟,就知道这水利工程是风灵儿非干不可的事情,怎么都不知道提醒一下他。
就算是不能明说,也可以隐晦的提醒一下他,风灵儿今天出现在朝堂上,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她要做这件事情的决心,并不是要听取谁的意见,这次失策了,失策了。
“司天监看的是星象,这星象也会时常有变化的,难道你们知道吗?如果说一旦有了变化,到时候又出现灾情,试问大臣们到时候又要来跟本宫哭穷,让本宫去赈灾吗?”
“为什么不能够防患于未然呢?我真的很想知道诸位大臣的脑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圣贤之道”。
风灵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怎么,她跟陆商说话,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话都可以互相理解,互相赞同,可是每次一回到朝堂上和这些人交流的时候说一句话,她们总和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行了,这件事情本宫不想听到有别的声音了,诸位大臣若是想干就继续干,若是不想干了,本宫其实也不是那么需要就会跟本宫对着干的臣子。”
“这个就要请诸位大人自己想好了,一个萝卜儿一个坑,我底是官职多还是想做官的人多,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肖融听旨,本宫命你全权负责水利工程之事,若有事情,本宫许你先斩后奏之权,一定要保证水利工程如期推行。”
“本宫要让这次的功臣完全按照计划来进行,如果有人在这其中中饱私囊或者任意破坏本宫亲自在御书房等着他来跟本宫解释。”
这话听着像是跟肖融说的。其实风灵儿是在警告其他的官员不要为难肖融。
肖融赶紧跪了下来,“臣听旨,叩谢太后娘娘”。
“行了行了,起来了,其他人也散了吧?贾桂仁到本宫的御书房来一趟”
诸位大臣往出走,一边猜测怎么太后娘娘又把贾大人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