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100章 吕后惠帝

第100章 吕后惠帝(1/1)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摇头:“惠帝虽仁,然则……”

观遍史书,刘盈确实仁厚了,但未免仁厚的有些不合时宜——尚未登基还是太子的时候如此,登基为帝后依旧如此。

更关键在于,同样仁厚有加,为何文帝的境遇和评价就要远高于他?——虽然史册上总是将文帝描绘成一位仁德之君,甚至将其他的一切内容都归结于他的仁德,但同为皇帝,每一个有脑子的皇帝都不会这样认为。

并不是否定文帝的仁德,而是,看到文帝仁德的背后,是坚韧、是刀锋、是手段。纵然刘恒在一众汉家天子中道德水平高出了不少,但他实际上也还是具有着汉家刘氏的一系列特质。

嗯?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刘盈,真的没有刘氏的那些特质吗?

未必啊,只不过,他将这些特质运用的对象……

【刘邦驾崩,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没有庙号。】

【而刘盈在位期间,权力基本由吕雉掌控,她执掌天下,颁布政令,尊崇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等到刘盈的儿子长成,吕雉驾崩后,吕家自然也会随之衰退,而作为有血缘关系的外戚,吕家的权力自然会回归到刘盈的子嗣手中,也就是大致能够平稳交接;加上吕雉一直以来的打压异姓王和功臣集团,进一步使权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如此一来,汉家大约就能实现刘邦的心愿,那就是江山稳固,皇帝真正成为“皇帝”,而非周一般的共主。】

【但,好景不长,这份规划最终没能够完成。】

汉朝初年。

刘邦点头,刘盈登基后权力归于吕雉,这是在他料想中的,他也不在意,左右只要天下还是他刘家的就行。至于吕雉,吕雉到底是刘盈的母亲,她的权力合法性源于皇后、太后的身份,吕家又是汉家的功勋,他们的利益与刘盈、与大汉是一致的——而只要利益一致,那对大汉就没有问题。

而打压异姓王侯和功臣集团?那更妙了好吗!

他建立大汉以来,没有一天不是在想着如何削弱功臣集团的势力,如何剪除掉那些异姓王的羽翼、甚至废除掉他们,若是自己之后,吕雉这个女人能够坚持这一方针,那对大汉的皇权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听到吕雉和韩信、英布之死有关,却并不在意的原因。

他建立大汉,是希望大汉能够千秋万代,而不是陷于各地诸侯的挤压之中;他登基称帝,是想要成为如秦始皇一般的皇帝,而不是如周天子一般的天下共主。

只是——出了什么问题?!

刘邦眼皮一跳,不由看向了吕雉,却见她同样眉头紧锁。这两个早已貌离神也离的夫妻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刘恒小宗入大宗的事情:刘盈死了?!

倒是刘盈,自从看到母后和韩信、英布之死密切相关,又看到母亲打压异姓王和功臣集团后,就越发不乐。母后的功绩确实很优秀,但是不是有些残酷?

可他抬头,看向吕雉,却发现母后并没有给他一个眼神,神情中显然也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他又看向父皇,却发现刘邦同样对此混不在意。

刘盈:“……”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叹息:“确实如此,惠帝驾崩之后,所有的进程都被打乱了。”正如神迹所言,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汉朝的正常流程走下去,吕后的权力自然交接,吕家随之自然落幕,皇帝也会自然执掌大权。

这一切都很顺畅,也很自然合理。

虽然他们大宋不太推崇外戚掌权、也不太推崇太后摄政甚至临朝称制,但汉朝毕竟不同,外戚掌权、太后摄政称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同样是皇帝所允许默认的,甚至对于当时的皇帝们而言,选择外戚来分担一部分权力是最普遍的选择。

所以,按照汉朝的风格,若是刘盈有个三四十载的寿命,坐稳了皇位,也有了年岁差不多的子嗣,那么,那些混乱真的未必会发生。

只是可惜,刘盈死的太早了啊!

【刘盈登基后,就一直郁郁,或许是因为他和母亲政见不合,也或许是因为大权旁落、不在自己手中,总之他对吕雉一直采取了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刘邦驾崩后,宠妃戚夫人就被吕雉发配到了永巷舂米做苦役,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了,戚夫人还并没有清醒过来,在永巷总是唱曲:“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对于戚夫人的脑子我们不做评价,但是这显然激怒了吕雉。】

【汉惠帝元年十二月,一直和刘盈同寝同食、被刘盈所保护的刘如意被杀,随后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得知这一消息的刘盈大病一场,随后日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汉朝初年。

“哈?”刘邦这下是真的被刘盈惊到了,就因为这事儿,就因为这事儿!居然就开始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了?

高皇帝是个豁达舒朗的人,但该心狠手辣的时候,心比谁都很、手比谁都辣。

所以,他是真的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为什么,因为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刘盈居然会颓丧至此,完全一副自我放弃的样子。

是的,为什么。纵然戚夫人常年为他所宠爱,纵然刘如意是他目前最心爱的儿子,刘邦也无法理解——相反,他倒是挺理解吕雉的做法的。

虽然刘邦不待见吕雉母子,还想要改立刘如意,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清楚,刘如意就是刘盈最大的、关乎性命的政敌,戚夫人也多有跋扈张扬。在这样的情况下,吕雉做出什么来都不奇怪,倒是刘盈,居然还“同寝同食”去保护刘如意?从他的母亲吕雉手中?

刘邦的心态有点崩,他觉得自己真的不想立刘盈了,哪怕不立刘如意,也不想立刘盈为太子了。

他身边,吕雉的心情比他平静许多,大约是因为这些年已经明确地见识过了刘盈的风格,此时反倒没有像刘邦一样受到太大的打击。她冷笑,是啊,自己的这个儿子,就是这样,会同情一切人,却偏偏从不为自己的母亲、舅家、姐姐着想。

她有什么办法?她只有这一个儿子,连挑选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在座的萧何和张良面面相觑,虽然已经瞧出如今这位大汉太子的性情,但还真没有料到,日后的他居然会是如此行事。

刘盈依旧大受刺激,母后怎能如此?

他把控诉的目光投向吕雉,吕雉依旧不理他,他又看向刘邦,可刘邦还沉浸在“太子居然这样”的心态中,也没有理他。萧何和张良眼观鼻鼻观心,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

【惠帝七年八月,刘盈驾崩,年仅二十四岁,谥号孝惠。】

【刘盈的死,打乱了吕雉原本的所有规划。面对这样的危机,她只能加强吕家的力量,扩大自己的羽翼来保证自己的统治,于是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二军,吕家人在朝廷执掌大权;此后,又封立诸吕为王,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并让刘氏封王都娶了吕氏女为妻。】

【随后,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也就是第一位少帝;后来刘恭对于先前吕雉杀死自己生母、让自己认皇后为母心怀怨愤,被吕雉废掉,改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

【高皇后八年,吕雉病重驾崩,一场混乱随之开始。】

汉朝初年。

刘邦咬牙切齿、眼前一黑,刘盈就这么死了?这么轻易、这么早就死了?

不就是吕雉干掉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又打压其他人吗,刘盈居然就这么承受不住了?这么脆弱吗?还是说,他饮酒作乐,就把自己作死了?身体这么虚弱吗?

你知不知道你一死,给大汉带来的是什么?

不行,他得想个办法,要么找一个能够替代刘盈、主要是能够替代吕雉的人,要么改变刘盈,总之不能放任这样的情况再出现。

吕雉则是看着那个自己的举措,废立少帝、让吕家掌握南北二军……这都没什么。但是分封诸吕,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吗?

那个自己虽然一直在削弱功臣集团的力量,但,到底还没有达到完全削弱的效果,功臣集团的力量依旧强大,自己死后,吕家的结果完全可以预见,而少帝、包括刘盈的其他儿子们……她冷笑,只怕也要和吕家一起上路了。

脑子一直不算清楚的只有刘盈一个,那些刘姓封王和功臣们,可没有一个是什么心怀慈悲之辈。

【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家女的子嗣同样被尽数诛杀;

对于刘盈的几个儿子,大臣认为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其后又将刘盈的子嗣全部诛杀。】

【废了少帝,自然要选立一位新的皇帝。那,究竟该选谁呢?】

【经过商讨,在混乱中起兵诛吕的刘肥长子、刘邦长孙的齐王刘襄被排除在外,因为“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他母家的力量太大了,不好处理;

随后,刘邦的第七子、继承了英布的封地和封号的淮南王刘长也被排除,因为他“以为少,母家又恶”,年纪不大,母家又很有能力和想法。】

【最后,刘恒就被推选了出来,他是刘邦现存于世的最年长的儿子,又“仁孝宽厚”,且“太后家薄氏谨良”,于是一起暗中派人去代地召刘恒来京城。】

汉朝,惠帝年间。

吕雉指着神迹中少帝等人被诛杀的场景,对刘盈冷声道:“皇帝,看到了吗?看到你的儿子、他们的下场了吗?看到吕家的下场了吗?”

“这样的斗争,没有人会放过对手,朕还是不算狠心的,并没有株连那些人的家人。而我们的结果呢?”她看着刘盈,“吕家的结局朕不意外,毕竟吕家终究是外戚而非皇族,但是你的子嗣,同样不会被剩下一个!纵使,他们是刘家人。”

大臣们会留下刘盈的儿子吗?怎么可能。他们废掉少帝的理由是非惠帝血脉,否则并没有正当的废帝理由,但到底是不是惠帝的血脉他们不知道吗?

既然如此,又怎能留下惠帝的子嗣,作为他们的隐患呢?到时候,追根溯源,是他们杀掉了惠帝一脉,又是他们迎小宗入大宗,只要还有惠帝子嗣存活,他们就一天不能安心。

刘盈依旧沉默。

吕雉也不愿意管他到底在想什么,左右这些年她也已经看明白了。

而说到底,刘盈最大的作用就是活着,活着作为一个皇帝的身份,并且生下子嗣;而、自己的最大目标也是活着,活得长久一些,只要自己的寿命足够,能够撑到下一代被培养出来,问题就会少很多。

汉朝初年。

刘邦看着大臣们商议究竟推举谁为皇帝的场面,冷冷地笑了一声。

他确实不是很喜欢刘盈,也和吕雉关系不是很好,也更在意大汉江山,只要皇位上坐着的是他刘家人,他就可以允许。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允许、乐见大臣们对自己的儿子挑挑拣拣,挑拣的条件还是母家的势力、是否容易掌控——什么吕氏的问题,功臣集团们实际上还是希望大权能够被自己掌握,而有了更亲近的母家,皇帝还会愿意放给他们多少权力?

哪怕为了制衡,皇帝都会给外戚一部分力量。

大臣挑来挑去,最后选中刘恒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仁孝宽厚”——好说话好掌控好糊弄;母家薄氏“谨良”——没什么势力也没什么能力。

刘邦咬牙,看来他也要争取多活几年,多削一削功臣集团,顺便要是能够解决外戚和太子的问题就更好了。

红衣现!血玉归!废材七小姐是绝世医女离婚后纵横娱乐圈暗欲西风湮商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爱情公寓:再次相见一醉成婚:容爷独宠掌心娇前妻掉马后,整个京圈都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