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终于坚持不住了(1/1)
电话那头的男人除了咒骂安娜的蠢,还对着乔娜娜嘘寒问暖的,整个人的态度都变了。
而乔娜娜也不像以前一样用沉默的态度对他,而是一反常态的说起了软话。
这让电话那头的男人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乔娜娜这块硬骨头啃了都快五年了,终于坚持不住了。
一时间,内地这块市场没有打开,男人都没有那么生气了。
挂完电话之后,乔娜娜垂下眼眸。
她捂着脸蹲在地上,放肆的大哭了一场之后才站起来。
站起来的那一刻,乔娜娜整个人都变了,身上那股懦弱的气质彻底消失。
“安娜那边怎么搞,华哥那里说什么了?”
乔娜娜面无表情。
“让她关够15天,华哥在电话里说了,现在内地的事情由我一个人全部负责,你们听我的就可以。”
其他人面面相觑,甚至还有一两个不服气的。
但是乔娜娜当着这些人的面拨通了华哥的电话,华哥把这些人都骂了一顿之后,这些人就老老实实的,从此看,乔娜娜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以前这些人可是跟在安娜屁股后面喊大嫂,现在,大嫂他们也的确在喊着,不过却是换了人。
后来乔娜娜还故意拿着安娜保释的钱去给宋知意送礼送钱的。
又让安娜在拘留所里多呆了一个星期才出来。
此时,首都的天已经完完全全的冷了。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人的帽子,口罩,手套,大棉袄都穿戴整齐。
望眼一看,所有人都只露出一双眼睛来,都要走近了才能认出来谁是谁。
“我的天呐,这12月份的天气也太冷了吧。”
田甜冻得直搓手。
虽然川省那边的冬天也很冷,但是毕竟是靠南,多穿点衣服,还是能熬的。
可首都是北方,那风呜呜的刮,人都要给吹跑了。
自打宋知意上了那款《粉红女郎》的周刊封面之后,她在华清大学,是真正的火了起来。
现在已经不是华清大学的系花。
而是华清大学的校花了。
对于这样万众瞩目,宋知意有些却之不恭。
太惹人注目了,搞得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看着,甚至她都已经表明了自己是有对象,而且是结了婚的人。
还是有很多男生偷偷摸摸塞情书,送礼物。
即便是冷下脸来拒绝都没有用。
不过让宋知意感到欣慰的是,因为《粉红女郎》的封面宣传效果,红旗服装厂工人的缝纫机都快登冒烟了。
首都可是那些周边城市们,那些个体户们最喜欢来进货的地方。
往往在首都进的货,在别的地方都能以两倍到三倍的价格倒卖出去。
毕竟首都的货卖出去名声也好听。
吆喝的时候都能大声一点,说这是首都的精品货源呢。
因为带货效应,付雪作为店长,这些天可是忙得团团转。
店里的生意实在是好的不行。
每天店里的营业额那都是成倍的增长。
估计12月份的营业额,一个月都能达到七八万。
这个数字在80年代来说,那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现在的人一万块钱都要存几年,更别说一个月七八万了。
这泼天的富贵,宋知意乐呵呵的接了。
可是即便已经忙成这个样子了,付雪还是细心的抓住一个鬼鬼祟祟的员工,然后给开除了。
起因是,付雪在接到一个客人的投诉,说衣服的质量不行,拿回家一穿就破了。
她当下就重视起这件事情。
然后自己亲自去了店面的仓库,几千件衣服里面每一个款式一个个的去看。
在角落里,一个快卖完的款式里面,发现了有一批衣服是特意被人用剪刀挑开了衣服布料拼接的地方。
线头被挑的松了,所以当客人把衣服买回家穿在身上,只要用一点力,衣服布料的拼接处就会直接崩开。
付雪直接把这批衣服给拿了出来,一个个排查当天的交班人员,终于抓住了一个才年满18岁出来上班的女孩子。
这么明显的事情,要么就是同行干的,要么就是仇家干的。
可是好端端一个服装店,哪里会有什么仇家。
当付雪都威胁那个女孩子,说要把她送进公安局,那女孩子都只是哭,死咬着不松口。
一口咬定就是她在店里面受了其他人的委屈,所以拿衣服出去。
付雪对此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毕竟只是毁坏了几件衣服,坏衣服也只卖出去一件,其他的都销毁了,损失的只有钱,立不了案。
所以也只能当即就把那个女孩子开除,又花了300块钱招了一个专门看仓库的阿姨,但凡有人进仓库拿了什么货,阿姨都要记录在本子上。
这店面火起来了,难免就会遭到同行的嫉妒。
今天是这个女孩子被同行给收买,难免以后会有另外一个被收买的。
到时候还能发现的这么及时吗???
对于没有经过老板的同意,就招了一个看仓库的阿姨过来,付雪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可宋知意却直接表扬了付雪,夸她能干。
这才是作为一个优秀店长的本质,雷厉风行,当机立断。
今天又是下雪。
从店里出来的宋知意和付雪搓了搓手,从嘴里呵出一股冷气。
“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不过也多亏了这天气,咱们的长羽绒服卖的非常不错呢。”付雪笑嘻嘻的。
别看她在店里一副成熟稳重,拉下脸来让员工们胆战心惊的样子,可在宋知意面前,她就像个18岁的小姑娘一样。
虽然生理年龄比宋知意大,但是心理年龄好像比宋知意小似的。
“嗯,马上就12月份底了。”
宋知意看着正在下雪的天空,她心里忍不住一阵感慨。
一年的时间,过的可真快呀。
也不知道跨年的时候能不能去部队申请探亲。
掰着手指头算的话,自打上一次见面。
她已经差不多快一个多月没有见过陈岁安了。
虽然两人都在首都,电报和书信还有电话总是能够及时接收,但是看到人的感觉还是会不一样。